吕梁新闻网首页  > 往事

红军东征——抗日战争的前奏曲

2018年01月24日 12:04:33 来源:吕梁新闻网 编辑:高晓强

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其时日本帝国主义也加快了侵华步伐。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子张县瓦窑堡村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刘少奇、秦邦宪、邓发、何克全、李维汉、张浩、杨尚昆等10余人(瓦窑堡会议是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和发展。)瓦窑堡会议作出了渡河东征的重要决定。那么,与陕西毗邻的就是山西的吕梁。

1936年2月下旬,毛泽东、彭德怀亲率由红军一军团、十五军团组成的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从陕北毗邻吕梁的渡口东渡黄河进入山西吕梁境内。

红军东征时候山西的情况:当时,黄河天险为晋军(阎锡山)严密封锁。濒临黄河东岸各重要城镇,如三交、碛口、孟门、军渡、中阳、石楼等地,有重兵,为弥补主力部队之兵力不足,震慑当地民众,阎锡山实施其“政治防共”、“民众防共”的防范措施,又在沿河各县成立几个地方武装——“防共保卫团”,严厉镇压当地民众和同情抗日的革命人士,致使不少到山西走亲戚、访朋友的无辜百姓和小商小贩,残遭杀害。短短数十天中,晋西沿河各县被杀害的民众达百余人之多。

1936年2月17日,毛泽东签发东征宣言,东征红军进入临战状态。2月20日,正式下达渡河命令,命令各渡河突击队:“先头绝对隐蔽,乘夜偷渡。以坚决、敏捷的速度奇取敌堡,割断电线,控制前进阵地及侧翼掩护阵地,以保证后续部队渡河对援敌作战之有利地位。偷渡被发觉,立即改为强渡。”晚8时整,战斗正式打响,红军从北起绥德的沟口、南到清涧县的河口百余里的渡口,同时发起攻击在中阳县三交镇坪上村首先登岸,把晋军的河防撕开了一道缺口,红1军团主力相继渡河,于拂晓时分,进占三交镇,乘势扩大战果,长驱东进,进占留誉。

红军突破黄河天险后,即分兵数路,长驱东进:一路进占义牒,围攻石楼;一路攻克留誉,进逼中阳;一路沿河北上,进袭柳林。东征的战果很快得到巩固和扩大。

阎锡山也放与红军主力进行决战的计划,将晋军主力集结布防于汾阳、孝义、灵石、介休一带,沿同蒲路和汾河堡垒线严密设防,防堵红军东进北上,等待南京中央援军的到来。

由于红军过河不久,没有根据地依托,加之地形不利,武器装备较弱,要一口吃掉这么多敌人确有困难,于是毛泽东和彭总当机立断,命令红军撤出战斗。红1军团和红15军团从4月下旬逐步转移到黄河岸边。5月1日至5月5日,红军主力和总部人员先后从延水关、永和关、清水关、铁罗关/一带渡过黄河,返回陕北。5月5日,毛泽东率红军总部回到陕西杨家圪台,签发了《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即《回师通电》)。

东征期间,毛泽东、彭德怀与红军东征总指挥部始终活动于吕梁的石楼、交口地区,在吕梁区域内建立了中共中阳县工委、中共中阳关上村支部、中共石楼辛关村支部、中共交口明志沟村支部等党的领导机构。特别是由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在中阳县三交镇(今属柳林县)亲自建立的中阳县苏维埃革命委员会,是山西境内建立的第一个红色政权。(现在有红军东征纪念馆)由红军建立的区、乡、村苏维埃政权组织更是遍及中阳、石楼、交口等区县,达40余个。

红军东征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在吕梁乃至山西播下了民族革命的火种。东征红军到吕梁高举抗日救国的大旗冲破了阎锡山的独立王国,以扎扎实实的地方工作,造成了强大的抗日声势。广大群众从切身的体验中,打消了对共产党和红军的疑虑,从心底里拥护党的政策和红军东征。吕梁区域内不少觉悟了的青年在扩军中纷纷要求参加红军跟共产党闹革命,这些参加红军的革命者在抗战爆发后又随八路军东渡黄河回到吕梁,成为创建吕梁抗日根据地,点燃抗日烈火的骨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