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民俗

临县道情戏

2018年02月12日 17:33:22 编辑:蔡晓霞

临县道情戏 

临县道情戏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道情艺术的历史比较悠久,原属道教声腔艺术。中国的道情有两大类,法曲道情和俗曲道情,临县道情属俗曲道情。俗曲道情起源于唐代道士所唱的经韵或俗讲,是道家用以传教布道的一种曲艺说唱形式,有“道家传道之情”之说。宋代发展成为唱白相间的曲艺形式道情鼓子词。清代乾隆年间,在融合各地民间艺术的基础上,俗曲道情逐渐演变成为地方戏曲,并被搬上戏曲舞台。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临县道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艺术特色

临县道情属于道情系统中的北路系统,地方色彩浓郁,红、黑、生、旦、丑行当齐全,以“二小”或“三小”为主构成角色体制,角色很少化妆,服装以单色为主,很少杂色,没有五彩斑斓的视觉效果。演唱方式以坐唱为主,兼有站唱、背唱、边唱边舞以及帮腔等多种形式。该剧种表演行当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旦角多行快步、碎步,与轻快的道情音乐节奏相协调。须生的表演则以稳健的坐唱为主,保留了道情说唱时期的痕迹。音乐婉转缠绵,曲调开朗而流畅,节奏明快而活泼,艺术风格柔美而典雅、浪漫而抒情,充盈了浓郁的乡野生活气息,为当地及吕梁地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

临县道情语言通俗,接近日常生活用语。其唱词和说白均由民间艺人自创而成,口语化极浓。同时衬字虚腔利用得当,避免了衬字虚腔淹没唱词的缺陷,唱来明快热烈,巧夺天工。由临县道情“七字调”、“十字调”创作的著名唱段《翻身道情》牞便是巧妙应用衬字虚腔的典型范例。它的特点是突出唱词,将衬字集中用在了填补虚腔,例如它的第一句唱词“太阳出来满山红”,演唱时处理为“太阳一出来咳呦号哎咳哎咳哎咳咳咳咳——满山红哎哎咳哎咳依呀”,虽然衬字不少,但由于集中用于填补虚腔,既不影响唱词,又以明快热烈的衬字抒发了感情,因而收到了极好的演唱效果。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的艺术创作趋向,使临县道情充满生活情趣,深为观众喜爱。1949年歌唱家李波同志唱着《翻身道情》参加了世界青年联欢节,并获三等奖,从而使临县道情传到了世界各地,并连唱了几十年,经久不衰。

现如今,处于市场经济中的临县道情发展前景不佳。临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受经济发展的制约,以临县为主要演出市场的道情剧团收入极低,资金短缺,剧团难以自养,演员流失严重。随着老艺人逐渐远离舞台或离开人世,道情剧团出现了人才断层,面临传承断绝、后继无人的状况。经典剧目无法演出,道情戏整体演出水准下降,造成市场进一步萎缩,并产生恶性循环。

剧目介绍

一、反映道教思想的戏有:

《祈子》、《送子》、《撒金桥》、《训子》、《越花墙》、 《高老庄》、《经堂会》、《卖道袍》、《吊打煤婆》、《算粮》、 《度林英》。以上十一个戏称韩门道情,主要反映韩湘子出家修道的前后经过,另外有《杭州卖药》、《张良撤家》、《盘道》、《双梅画》也属道家戏。

二、民间地方小戏有:

《秀才挽蔓菁》、《郭华卖胭脂》、《秃子闹洞房》、《张连卖布》、《鸿雁捎书》、《老少换妻》、《李大闹店》、《三妻争夫》、《打樱桃》、《蛤蟆洼》、《唤妹子》、《卖豆腐》、《走南洋》、《牧丹亭》、《扯凤裙》、《合凤裙》、《孝廉传》、《泰山图》、《打面缸》、《清风亭》、《小放牛》、《花亭》、《休妻》、《借妻》、《求妻》、《闹店》、《烧窑》、《祈雪》、《戏凤》、《三劝》、《顶砖》、《挂画〉等等。这些戏多数取决于民间生活,主要反映劳动群众的悲苦境遇和男女青年之间的爱情生活。它的唱词和道白,通俗易懂,地方色彩极为浓厚,有着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这部分小戏后来实际上成为临县道情的主要剧目。

三、传统剧目:

《算粮》、《喜荣归》、《双锁山》等。


四、现代道情戏:

道情剧团成立后,先后上演了五十多个现代戏,其中有《小二黑结婚》、《朝阳沟》、《李双双》、《柳树坪》、《三世仇》、《苹果树》、《新羊工》、《社长的女儿》等等,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上,发挥了很大作用,同时对道情这一剧种的本身艺术,也有了很大提高和发展。

1988年,新创排了反映农村男女青年之间爱情生活的现代道情小戏《菜园配》,新创排了反映农村妇女为教育丈夫改掉赌博恶习的现代道情小戏《杀狗劝夫》。

1997年,新创排了反映农村青年大学生毕业回乡务农,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现代道情剧《圪杈湾》。

传统唱腔

临县道情传统唱腔为曲牌体,分为平调(由道歌演变成型的唱腔)和小调(当地民歌同道歌结合形成的唱腔)两大类。

曲牌

平调唱腔是早期说唱道情时所用的曲牌,主要有【耍孩儿】(称【终南调】)、【浪淘沙】等;小调唱腔主要是明清俗曲和地方小曲,主要有【太平调】、【五更调】、【小放牛】等。近现代以来借鉴了板腔体唱腔的结构方式,使唱腔向板腔化发展。

乐器

临县道情伴奏乐器在说唱道情阶段有“文八仙”和“武八仙”,即“文场四大件”(管子、四胡、竹笛、笙)和“武场四大件”(渔鼓、简板、小钗、木鱼)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