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文艺

浓情岁月里真水无香

——读李峰先生散文集《白菜花》有感

2018年06月12日 12:12:55 作者:□ 李怡萍 来源:吕梁新闻网 编辑:蔡晓霞

与李峰先生认识多年,他在我心中,更多的时候,是一位令人敬重的老师形象。这敬重,不仅仅是因为他在重要岗位担任要职,以特有的干劲和韧劲做好每一天的工作,更重要的是他的人品和文品。

过去,多次在《山西日报》、《吕梁日报》等报刊拜读过李先生的诗歌作品。而我对诗歌写作和赏析都是外行,所以不敢妄加评论。去年夏天,收到李峰先生赠送的四本书,有诗歌、散文,还有杂文,现在,就他的《白菜花》这本散文集做个粗浅的看法。

前几年,在《吕梁作家文丛》散文卷里,就读过《白菜花》,深受感染、深受感动。在过往的生活中,大白菜就是救命菜。孩子多、生活普遍困难是那个时代的写照,每年冬天,只能吃一些白菜、土豆、胡萝卜之类的大路菜做副食。而母亲,经常会把吃的剩下的白菜心放到两个豆绿色的花瓶里,用不了几天,白菜心就开出了淡淡的黄花。一茬一茬的白菜花给冬天的小屋增添了许多乐趣,也给平淡的生活带来好多情调。这位母亲,不仅仅是李峰先生的母亲,更是普天下所有人的伟大母亲形象。

李峰先生有一对伟大的父母,父母给了他一个美好的家,在这个家里,他度过了美好的童年。这本书中,有许多能引起人共鸣的地方,比如:《白菜花》《正月记事》《风箱》《寻找年味》《父亲》等等。他散文的语言不做作,不张扬,不狂妄,更不会去哗众取宠,去跟风。这些散文内容,就来自于我们脚下的这块汾州厚土。他的生活、他的情感、他的所思所想,所做所为,都被这块土地所深深感染。他的文字,被浓浓的温情包围着,有父母情、兄弟情,还有对这块土地上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的情。而他的笔墨又是朴素的、平淡的、娓娓道来的,属于情感的自然流露。

鲜明的形象性是他散文的一个特点。李峰先生的爷爷是一位木匠,为人打嫁妆,为单位加工桌椅板凳,他恢复修建了被烧毁的由美国人建造的汾阳中学的寺楼以后,回到家,奶奶特意给爷爷炒了个韭菜鸡蛋,温好酒,爷爷就着他的“狄遗元”腐乳和韭花喝起了小酒。这个画面是很多汾阳男人喝酒的画面。爷爷睡不惯新家,又回到了他的土炕上,晚上睡觉的时候,把他打家具时剩下的边角柏木放到火灶上烤了起来。于是“爷爷的鼾声就伴着一缕缕柏木的香味满屋喷香。”很形象地把土炕、火苗、鼾声原汁原味地还原出来。《风箱,就是我的儿歌》中,弟兄几个轮流拉风箱的情景。《寻找年味》中,一百响的鞭炮一个一个放,遇到哑炮怎么放,等等文章,让我们回到过去的日子。乡愁、乡音长久地萦绕在我们心中,这是流浪的我们精神的回归之地,从这些或平淡、或诗意的文字中,我们无法排解、无法安顿的情感有了出口,我们的心灵有了安放之地。这些文章让我想起了我的村庄,想起了父母温馨的家园。这些感觉很温情又很伤感,很惆怅也很无奈。

打动人心,是李峰先生散文的一大特点。《父亲》是这本书中篇幅较重的一篇散文。父亲住院期间,我买了一个鲍鱼往医院走,“我紧紧地抱着饭盒,生怕进来一点点风把父亲的鲍鱼吹凉了,吹没了。”“我望着车窗外熙熙攘攘的行人,想着躺在病床上挣扎的父亲和母亲几近乞求的眼神,我的心凉凉的,沉沉的。”父亲已经吃不下去了,“可我就是一定想让父亲吃,哪怕就吃一块我买的鲍鱼,或用舌尖舔一舔,用鼻子闻一闻。仿佛要把鲍鱼的尊贵和父亲一生的清贫扯平。”“父亲爱吃烤红薯,我明知道父亲已经什么都吃不下,还是在医院门口买了一个,哪怕让他用手摸摸,用鼻子闻闻也罢。”这些文字所表达的,是一个孝子对弥留之际父亲的深厚感情,也是对父亲的深沉怀念。他怀着复杂而深厚的感情写父亲,写父子四人都心照不宣地不说病情,只是有一搭没一搭地谈些高兴的话题。在天下所有儿女心中,父亲就是天,就是一棵大树,我们从未想过有一天,在这个世界上,天会塌下来,树会倒下去。他深沉的笔墨在某些细节中,所表现出来的,是男性作家忽略的东西,以纯净的文笔和安静细腻的心去写,最后让读者感到的是浓浓的沉重的情怀,是叙述却是至痛,以至于我在读的过程中几次哽咽,几度落泪。因为他让我想起了我去世的姑姑和舅舅,我对他们的感情与父母一样别无二致。这种难舍的亲情永远在我们心头挥之不去。

文中还回忆了小时候,父亲带我们去看电影,正月里出门,中秋节的时候,父亲去山里买水果回来,母亲挑好的放到盘子里闻香香,“闻香香”、“出门”、“放炮”、“拉风箱”,是先生作品中特有的汾阳语言,这些语言,让人感到亲切。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平淡生活中平淡的美可以触及到人的精神层面和灵魂层面。在他心中,父亲和他们在一起生活的日子是无比美好无比灿烂的,父母给他们留下了他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幸福感。他的父亲、母亲,他的石柱伯伯,克礼叔叔,就是我们身边可亲可敬的长辈。

他的文章还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因为篇幅关系,不再公式嗦。掩卷沉思,引用李峰先生书中的一段话来概括,即:至高无上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感染和感悟着一个时代文人一种怀念和奔发的情愫。是啊,只有至高无上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才能让先生奔发出一种深沉、宽厚、博大的情愫,这情愫很给人力量。

见微知著,观其心性,从这本散文集中,我们可以读懂李峰先生内心浓浓的情怀,以及不吆三喝四、不拿五做六、不故弄玄虚、不高谈阔论的深厚涵养。这涵养,关乎他的人品和文品。因此,他是值得我敬重的。

视频推荐更多>>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