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专题推荐  > 弘扬吕梁精神 攻坚深度贫困

生态建设敲开“致富门”

——石楼县“村支部+合作社”新机制助推生态脱贫工作纪实

2018年06月27日 09:56:05 编辑:

□ 高寄洲

石楼,久困于贫,冀以小康。如何在破解深度贫困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节点精彩转身实现最终目标?他们紧紧抓住国家生态建设的利好政策机遇,开启“村支部+合作社”生态脱贫新主张,撬开了一个深度贫困县的增收致富之门。

有一种出路叫栽树

石楼,支离破碎,沟壑纵横的1808平方公里土地上有大小沟壑5700余条,67%的土地在25度以上的陡坡地带,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气候十年九旱。

“石楼劣势在山,优势也要在山”,这是历届县委、县政府坚定不移的信念。怎么办?栽树吧!让石楼赢在生态,赢在环境。

县委、县政府树立新的资源观,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总结历年生态建设的得与失,提出并实施了发展沟域经济新模式,将“治山治沟”与“增绿增收”紧密联系、紧密互促,2018年,提出了绿色生态立县的发展思路,决心投入3亿元,实施生态建设工程35.1万亩。其中退耕还林14.5万亩、退耕还草2万亩、荒山造林9.5万亩、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9.1万亩,坚定不移打好“一个战场的两场战役”,切实把绿水青山的建设过程变成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过程。

有一种民生叫“致富”

2017年习总书记视察山西作出重要指示后,石楼结合实际,强力推进了退耕还林、造林合作社、聘任护林员、经济林提质增效、特色林业产业项目五大林业生态脱贫增收工程,终使石楼绿水青山的实践变成了老百姓满意的模样。

退耕还林政策性收入。“十三五”期间,全县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共20万亩,涉及9000余户贫困户3.15余万贫困人口。五年总投入4.6亿元,仅政策性补贴全县可达3亿元,其中贫困户1万余户,五年补贴可达1亿元,五年户均增收1万元,人均可达3千余元。

经济林提质增效收入。2017年县里自筹资金实施了2万亩红枣核桃林提质增效,每亩补助200元,计划连续补助3年,涉及贫困户940户、3300人,人均经济林收入700元。

合作社造林务工分红收入。2017年成立的57家造林专业合作社承揽了全县所有的退耕还林工程,吸纳贫困户1000户,辐射贫困人口3900人,贫困人口以220元/亩的标准挣劳务工资参与红枣核桃经济林提质增效工程,人均可增加务工收入6000元左右。

特色林业产业收入。2017年打造了裴沟乡曹穆流域生态经济型5000亩综合治理点,共发展苹果、梨、单季槐、油牡丹等特色林业产业2万余亩,涉及1400户,4900人(贫困户560户,1960人),利用40万亩优质刺槐,27万亩红枣林,发展养蜂户236户,蜂群11610箱,产量达700余吨,利用石楼特殊地形地貌发展特种动物水貂养殖3万只。十三五期间,全县将实施特色林业产业10万亩左右,涉及贫困户7000户,2.4万人左右,实现人均增收6000元左右。

森林管护工资性收入。全县1003个护林员中有898名贫困户护林员,占比达到89.5%,每人每年补助6000元以上。同时,结合退耕还林项目的实施,全县将争取再新增护林员岗位,并全部由贫困劳动力担任。

和合乡西山村的贫困户张保连满脸志气地说:去年春季挖条带,秋季栽树,连分红下来,能挣个一万二三,我还是村里的护林员,每年工资6000元,家里还有20亩退耕地,一年能领13000元的补助款,生活比以前好很多。

有一种力量在支部

去年以来,在推进生态脱贫的过程中,石楼县以和合乡为试点广泛发动各村的能人大户带头成立了8个造林专业合作社,吸纳本地贫困户入股、务工完成全乡退耕还林25700亩。在此过程中,一个现象引发了决策者们的深思。只要是支部领办的,不仅村集体经济有了收入,而且确保了村里贫困户的收益,有效地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树立了党员干部的威信、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

通过这一有益尝试,县委县政府今年提出“要在每一个村都建起由村两委主干领办吸收当地贫困户参与造林务工的合作社”, 对原有的57家造林合作社通过强化审计,严格监管,严格组建、变更和议标发包程序进行了调整规范,按照合作社吸收贫困户比例不低于80%,劳务收益分红不低于60%的原则,保证了贫困群众参与比例和受益比例,充分发挥造林合作社主力军作用,带动广大贫困户在造林绿化中实现增收。据悉,十三五期间,全县126个合作社将承揽造林20余万亩,实现合作社社员三年内稳定持续增收。

石楼县义牒镇党委书记王鹏惊喜地说,今年全镇2.4万亩退耕还林任务,全部由我镇的8个造林合作社承揽,吸纳本地群众400多人实现就业,一年4个月的务工收入超过了他们整年的种地收入,种地+务工的双重模式,为群众的增收致富注入了全新活力。

这种“村支部+合作社”的模式,由造林合作社开始,如今已经融到了其他专业合作社。事实证明,支部开路,党员带头,各项政策举措才能落实有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农村支部是关键中的关键,党组织优势真在转化为脱贫攻坚优势。

灵泉镇马村党支部书记文三平信心十足地说,俺村1200亩核桃林通过嫁接改良,引水上山,五年盛果期后,亩产将达到3000元左右,以核桃林提质增效为主的收入将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3%。不仅如此,俺村还成立了一支36人的核桃嫁接修剪管护队伍,春夏承揽嫁接改良工程,人均两季收入在1万元以上。

盛夏石楼,让你悦目的是满目绿色,让群众更满意的便是“村支部+合作社”生态脱贫新主张给他们带来的致富“商机”。石楼,在逐绿的道路上乘风破浪,阔步前行,在守护青山绿水的实践中跨越发展,圆梦小康。

视频推荐更多>>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