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头条

砥砺攻坚筑坦途

全市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纪实

2018年07月11日 12:05:22 作者:罗丽 来源:吕梁新闻网 编辑:高晓强


初夏的吕梁,一条条通村公路环绕梁峁,客货汽车满载着丰收的喜悦南来北往,为偏僻沉寂的山村注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在离石区任家沟村,村民胡虎骑着摩托从城里回来,准备进院儿。“方便得很呀,十几分钟就从城里回来了,还有路灯,天黑也不担心了。”69岁的胡虎在任家沟村住了20多年,搁以前,十几分钟的路程,起码得骑一个多小时。去年6月,从任家沟村到离石区的柏油路修通了。相比原来的黄土路,不但路面更宽更平,路程也缩短了近三分之二。当地有名的餐饮集团也准备和村里签署合作协议,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把任家沟村当作惠民早餐工程的生产基地和储藏基地。可以说,路畅通了,村民的致富门路也拓宽了。

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而农村公路正成为农民脱贫奔小康的致富路。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四好农村路”建设,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作为推进农村公路发展的巨大动力,在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上狠下功夫,通过拓宽融资渠道,创新养护管理新模式,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渗透到农村的各个角落,不仅在促进城乡交流、资源转换、群众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更为吕梁这片红色热土带来了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

规划引领  构建内联外通公路网络

吕梁属于贫困大区,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境内山峦连绵起伏、梁峁密布、沟壑纵横。交通兴,百业兴。要改变吕梁农村落后的面貌,让贫困山区的老百姓奔小康,就必须要彻底扭转落后的交通状况,把农村道路一条一条地修通。

2015年,交通运输部把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十三五”全国农村公路工作的核心任务,把农村公路建设主战场向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转移,加大政策倾斜力度,为推动吕梁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发展带来了机遇。2015年10月,我市成立了“四好农村路”建设领导组,把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农村公路建设摆在交通建设首要位置,出台了“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方案,努力推动基本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向贫困地区延伸、向贫困人口覆盖,让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充分享受交通运输改革发展红利。

建设“四好农村路”,规划是引领。为更好地推进农村公路建设,2017年6月8日,市交通运输局委托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和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编制县域“四好农村路”建设专项规划,确保项目的科学性、严谨性、可行性。按照规划,到2020年,全市“四好农村路”规划总投资151亿元,建设农村公路6427公里,全市行政村通硬化路率将达到100%,现有危桥改造率达到100%,县乡公路安全隐患基本得到治理,农村公路通畅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升。

长期以来,资金问题一直是困扰吕梁农村公路发展的最大瓶颈。为了突破这一障碍,推动农村公路建设取得大发展,我市积极筹措建设资金,在国家、省补的基础上,市级财政各类扶贫和涉农资金积极向农村公路倾斜,县级财政充分利用省、市建设补助资金,通过PPP等融资模式,吸收社会资本投入,整合涉农资金投入“四好农村路”建设。截至5月底,我市“四好农村路”开工项目76个,完工项目45个,开工里程257.5公里,完工里程165公里,完成投资2.7亿元。

长效监管  打造良好路域通行环境

加强农村公路的监管,是提升道路通行服务能力、发挥路网整体效益的需要。为确保农村公路安全畅通、长效使用,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市交通运输部门严格按照“四好农村路”建设标准实施,坚持对县(市、区)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全程监管,严格交通基本建设程序,强化过程监管,对工程内业管理实行统一规范,同步建设公路绿化、排水和生命安全防护等设施,确保建成一条、达标一条。

完善管养体制。为推动地方政府履行主体责任,建立了以县级人民政府为主体,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公路管理体制。各级政府成立了专职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落实了编制、人员和经费,真正实现了逐步由“走得通”向“走得快”“走得安”转变。

强化路政执法。开展联合执法,保护路产路权,处理沿线违章建筑,集中整治乱搭乱建,净化农村公路环境,强化农村公路路政执法管理。2016年以来,市交通运输部门共办理路政行政审批许可83件,查办各种损坏路产案件742件,案件结案率100%。

强化行业监管。成立专项督查组定期开展农村公路督查督办工作,加强对公路以及桥梁汛前、汛中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坚持每半年对县(市、区)小修保养资金进行一次督查检查,确保资金合理、安全、有效运行。

强化应急建设。成立应急抢险队伍13支423人,储备应急抢险挖机50台、装载机28台、推土机10台、洒水车5辆、吊车6台、水泵20台、运输车57辆,应急物资石料储备2.74万方、沥青储备165吨,积极组织开展农村公路水毁抢险应急演练,进一步提升县(市、区)应急指挥、抢险、保障等能力。

管理上水平,农村交通释放“红利”。2016年,全市共完成农村公路新建和改造769公里,完成投资10.09亿元。“十三五”期间,我市将投资20亿元,建设470公里农村旅游路。特别是已开工建设的沿黄扶贫旅游公路及生态绿道项目,将沿黄旅游景点串联起来,形成了沿黄旅游大通道。建成后可惠及贫困人口达22万,切实发挥了“修成一条公路、带动一片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循环效应。伴随一条条农村公路的延伸,许多从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山野风光呈现在世人面前,带动了吕梁农村旅游业发展和资源开发。一车车农产品运出大山,增加了农民收入,给追梦路上的人们以希望和信心。农村路网的不断完善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了乡村脱贫致富。

精准养护  保障公路持久畅通

各类施工车辆来来往往,现场机器有序运转,不远处,一条宽敞的沥青路焕然一新,向村民的家门口铺展。这是记者在柳林县八石线农村公路养护现场见到的场景。

公路三分建,七分养。创新举措,护好农村公路,这是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的共识。坚持“建设是发展,养护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我市深入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了各项养护管理制度和办法,对农村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做到“一工程一卡片,一检查一登记”,形成了一套切合实际、操作性较强的长效管理机制。2016年,全市投入日常养护资金6000余万元,全市县乡公路优良路率达到76.82%。在农村公路养护队伍建设上,市交通运输系统不断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构,拥有农村公路专业管理养护人员1200多名,乡镇从事管理养护专(兼)职人员300多名。其中,13个县(市、区)有2个设立了副科级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所,11个县设立了股级的农村公路养护所;165个乡镇(街办)共设立乡镇养护管理站120个,大部分村委组建了由村委会主任负责的村道养护小组,农村公路管理实现了由“以建为主”向“建养并重”的转变。

超载是农村公路的第一杀手。在不少“村村通”公路上,一些大卡车超载通行,大大超过了乡村公路的负荷能力,严重降低了乡村公路的使用寿命。面对这种情况,市交通运输部门加强路政管理和路面治超巡查,保持路面管控高压态势,做到全覆盖、无死角,2017年查扣非法短途超限超载车辆210辆余次,卸货150余吨,非法超限超载率控制在了0.2%以内,有效保护了路产路权,公路交通环境有效改善。

我市还通过持续深化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形成了政府主导、公司运营和市场运作三种模式,有力推进了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和专业化进程。离石区交通运输局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养护管理新模式,由店梁线沿线乡镇政府为当地贫困户建档,组建由建档贫困户参与的养护队,负责对养护工作的日常考核和管理,原则按每人2公里配备养护人员,由区财政先期支付1万元经费用于购置养护工具及1000元/月的考核经费,所在乡镇每月向离石区交通运输局提供考核依据,根据考核依据按1200元/人/月标准拨付经费,同时不定期对养护情况进行抽查。通过新型养护模式的实施,既实现了公路日常养护的全覆盖,又为贫困地区群众提供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致富之路。与此同时,其它县(市、区)进一步理顺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机制,加大考核力度,切实落实县级政府主体责任,明确各级政府职责分工、管理体制机制、筹资政策及补助标准、资金使用及监管、路政管理以及安保措施等,打破农村公路发展制约的瓶颈。

农村,因路而变化;发展,因路而提速。当下,“四好农村路”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吕梁已经为今后交通基础建设的发展勾画出一幅更加宏伟的蓝图:从今年开始到“十三五”末,计划用3年时间,全面构建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班车到村、安全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为全市加快发展、后发赶超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文化教育更多>>

黄 昏

​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我很喜欢在黄昏里独自漫步,去赶赴心灵的约会,去释放身心的疲惫。[详情]

视频推荐更多>>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