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文艺

诗文书画性情浓

——武岚根先生《今天》序

2018年08月27日 10:37:42 编辑:

□ 梁镇川

一个清秀儒雅的老人,高挑身材,鹤发童颜,精神矍铄,见人总是笑眯眯的,说话和缓淡定,看似不擅言谈,但在众人叙谈间,偶尔幽一默,风一趣,会让人们忍俊不禁,回味不已;走起路来,不急不慌,仿佛步履间也在构思着艺术的线条图像。他能书会画,书法中氤氲着绘画的秀美,绘画中蕴寓着书法的雅致,每每欣赏他的作品,总能给人以灵秀多婉的美感,不由得心灵触动而会心称道。在我的心目中,他是孝义几位老一辈书法家中,名列前茅者之一。所以,《孝义风采》2004年创刊时,我和陈守钦先生不约而同地请他题书了刊名。日前,他将中国书法家协会破格吸收他为“全国书协会员”的通知书递到我面前时,双手抖动,两眼闪烁着难以抑制的泪光,嘴唇微颤地说:“入了!”多么神圣而沉重的两个字啊!我细看,原来武先生是从全国185名预选者中脱颖而出的17名之一。多么的难能可贵啊!老人家一辈子钟情于书法绘画艺术,一生奉献于文化艺术事业,如今终于得到全国会员、国家级书法家的称号,一生追求而终成正果,怎不让人热泪盈眶!正如老人在书中说的,笑也会流泪!

岚根先生长我十岁,是我的师长。也许是因为年龄的关系,平时交往共事并不多,只是在文化圈里互相崇敬而心有赏慕,偶有需要他的墨宝的时候,请他写几笔。自我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调回孝义在县委宣传部任职时,就知道武岚根先生在县文化馆工作;文化馆和图书馆分设时,作为分管文化的副部长,征得部长同意,让他担任了图书馆长。一生醉心于书画艺术的老武,这个馆长就当到头了。大概他就是在这个任上退休的。别的建树不甚了了,只知道武岚根先生在任时,多方寻求,不辞劳苦,四年时间,收集了清代《图书集成》,线装古藉700余册,成为了孝义市图书馆的“镇馆之宝”,为孝义文化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过去只知道武岚根先生是书法绘画的高手,殊不料日前给我送来厚厚一叠书稿,是他即将出版的诗文著作,书名曰《今天》,邀我给写个序言。此情难以推托。无论从哪一方面讲,这个序也是必须写的。原本想大致浏览一下,写一点儿感受,也就是了。可是,看了开头几篇就放不下了,勾引人不得不一字一句、一篇一章地赏读下去。阅毕全书,掩卷深思,觉得这本著作虽然不像作家的纯文学作品那样高雅精彩,也不像诗人吟咏的诗篇那般激情澎湃,但细细品来,应该说是一个书画家艺术人生的杂感、随笔。他在《出书的几句话》中这样说道:“我把自己一生中经过的事、说过的话、走过的路、办过的事,整理出一小部分来付印。虽然都是些极平凡琐碎的个人生活小事,但都是真情实感。”我觉得,“真情实感”正是此书的一大特色,但简简单单的“真情实感”四个字,还不足以概括这本书的全部。请细细品读吧,书的字里行间游荡着洋溢着自由自在、洒脱率真、诙谐幽默、童心雅趣、睿智哲思的诗情文意,读来真是一种纯朴自然美的享受!

武岚根先生是一个性情中人。

性者,脾性也;情者,本性也;性情中人,即感情丰富、随其本性、率性而为、真情表露者也。一个艺术家在精神素质上的情趣,是情随人发、趣由事生的。情趣是最难掩饰的,因为它已经扎根在无意识之中,总是在不经意间便流露了出来。就说养狗吧,原本是农家为看门护院而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行为(现时高楼养宠物而视若儿女者另当别论),可是在武先生眼里、笔下,爱犬“小灰”竟成了忠心不二的“精灵”:

“那时,我家穷苦,饭菜十分简单,它每天只能吃些饭后的面汤涮锅水。偶尔从外面捡回两块骨头,它会细细地啃几天不肯轻易丢弃。打它骂它,仍然摇尾乞怜,舔人的鞋袜,讨人喜欢。它虽然吃不饱肚子,可总不会偷吃东西,不是给它的饭食,即使端在它面前,也会扭头走开。家里的一个布娃娃已经破烂不堪,撂在外面了,它以为是个真孩子,衔着送回家里来。每当有人来叩门,它就汪汪的叫喊,只要家里人喊一声小灰,它便不再叫喊了。随人外出,紧跟不离左右,尽管行人如蚁,从来没有认错人的时候。手里拿着食物喂它,它小心翼翼地张嘴舔着,惟恐伤了主人的手指,表现得那么温柔,谨慎。它从不随地大小便,一贯以指定的地点为准。它有自知之明,自尊、自爱,不经许可不进主人的房间,甘愿风餐露宿。”

短短不足三百字,接连不断写了“小灰”的十几个表现,善解人意的点滴细节,细致入微的白描笔法,绘声绘色的拟人手法,看得人情趣沛然,不忍辍罢。没有对小灰视若家人的情感,没有与小灰相依为命的处交,怎能使可爱的小精灵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大约是武先生八十高龄那年,老伴刘云枝不幸病逝。武老哀痛之情难以释怀,可能是他嫌自己惯用的七字句古体诗无以表达失妻之痛,便破例地写起长短句新诗来。

花儿谢了,失去了往日的娇艳,

在我心中,依然馨香地绽放。

人儿走了,走得那么坦荡,

走得再远,逃不出我的思念。

无情的西山,吞噬了晚霞一片,

热泪如珠,敲打在我的心上。

中秋的夜晚,仰望圆圆的月亮,

而我的心田, 却残缺了一半。

离别时你的朱唇微合又张,

好像诉说你心中的无限;

看你强睁朦胧的泪眼,

似乎难舍你年迈的老伴。

啊,一霎时眼前天昏地暗,

泪水淹没了哽咽地呼唤……

这首长达四五十行的《悼妻诗》,真情宣泄,反复咏叹,字字血,声声泪,句句情,看得真也催人泪下!而《孤难忍》,又抒发了耄寿老人孤单寂寞,夜不能寐的情怀!

月落星稀云满天,

黄昏遗老倍惨伤。

永安城内寒酸士,

夜半孤灯照不眠。

在武岚根先生赠送我的墨宝中,有这样一幅:“养成大拙方为妙,学到愚时始见真。”我想,这既是武岚根先生一生对艺术辩证法的深切感悟,也是这位书画艺术家的人生写照,更是对后生晚辈的艺术教诲。“大巧若拙”,“大智若愚”,人生的艺术修养达到如此境界,方为“妙境”,方得“真谛”。这便是我拜读武岚根先生著作,边写序言边悟出的禅意真经。唯其如此,我将武岚根先生亲书的条幅,悬于斗室,悉心揣摩,精心领悟,不断实践。这也就不枉书写千言之文,惭为贤师之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