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专题推荐  > 弘扬吕梁精神 奋进新时代

广厦千万间 百姓俱欢颜

——改革开放四十年住房的变化

2018年10月10日 09:39:48 来源:吕梁新闻网 编辑:成柏

□陈绍歧

房子是家,房子是安宁,房子是幸福,房子是避风港。历代以来,房子于人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小农经济思想根深蒂固,有一套好的房子住是老百姓一生的梦想。改革开放前,临县广大农村房屋以土窑洞和砖石结构为主,且年久失修,房屋破旧,有的甚至岌岌可危。那时没有电灯,黄昏后,人们守在家中,一盏昏暗的煤油灯孤独地陪伴先辈们度过一个又一个夜晚。“点灯不用油,耕地不用牛”“电灯电话楼上楼下”成为农民美好的期盼和希望。城里人“三代同居一间房”是当时城镇居民住房条件的真实写照。机关工作人员,住房实行福利分房和低租金公房制度,大都挤在十来平方米的“筒子楼”里。

翻开当年的《人民日报》,当时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仅7平方米左右,约有47.5%的城镇居民无房缺房,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作“房荒”,当时流传着“找媳妇容易找房子难”的民谚。的确,在我们已到婚龄的那个年代,因为没房子住,找不到媳妇或推迟婚期的男女不在少数,有的婚后直到有了孩子仍和父母住在一起。改革开放以来,传统住房制度的弊端日益显露,为寻求解决方案,国家在不断探索的基础上推出了一系列新的住房政策,开启了城镇住房的商品化的转化。1980年国务院“加快城市住房建设”,准许职工私人建房、私人买房,准许私人拥有自己的住宅,并正式宣布将实行住房商品化政策。自此揭开了临县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序幕。神州大地上“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立起座座金山。”住房从福利分房、低租金房到住房的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从住公房交租金到房屋产权的私人财产;从居者“忧”其屋,到居者“有”其屋,住房条件实现了数次质的飞跃。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县城许多人住进了带卫生间、厨房的新楼房,筒子楼已成为人们记忆中的一道风景,这在改革开放前是根本无法想象的,新的住房时代开始了。到了21世纪,随着高层住房的普及,许多人搬进了新式的高层楼房,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人们选房的眼光也发生了巨变。居民十分重视居住条件的优雅舒适,室内装修和美化成为家庭消费的热点,据有关统计资料,2017年城镇居民用于居住类消费7987元,农村居民用于居住类消费3361元,比上年分别增长8.3%和12%,农村比城镇高3.7个百分点,一年一个台阶,一年一个流行,一家一个风格,一家一个选择。有的选择了高层住宅区,有的选择了复式楼,花园小区成为居民的首选,甚至有的选择了单门独户的特色别墅,绝大多数人家,特别是工薪阶层的家庭居室,房屋空间选择越来越大,三室两厅,两厨两卫。在追求宽敞的同时还追求居住环境和各种配套设施的完善,要住得安全、住得环保、住得舒服、住得开心。

来自农村的老百姓,一方面抱怨房价太高,一方面也把居住目光瞄准城内,看房购房的热情有增无减,一些价格适中的楼盘,一抢而空。他们要提高家庭的生活品位,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待遇,努力满足自己在教育、文化、医疗、健身、出行等方面的需求。据统计,临县2017年城镇化率达45%。无论农村还是县城居民住房,从几代人共居一室的“必须品”成为今天享受生活的“奢侈品”。

改革开放40年,住房的成就遍布全国,也遍布临县城乡,国家富强了,临县开始奔小康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历了居者“忧”其屋到“优”其屋的人们,脸上挂上了幸福的笑容,城市乡村到处充满生机和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这段话直抵人心。“有房可居”是百姓的热切期盼,“住房不炒”托起幸福安居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临县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脱贫攻坚奔小康,临州大地神话般崛起广厦千万间,七十万人民住有所居俱欢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