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文艺

我的电视情结

□ 刘建兵

2018年11月05日 10:53:02 编辑:

“妖怪,哪里走?吃俺老孙一棒!”电视里正播放98版《西游记》,我的思绪也被带回二十多年前的孩童时代。

大约在我六七岁的时候,我们邻居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那是我第一次见到电视机。听大人说上面能看见“木偶人”,感觉很好奇。我满心期待地跑过去看,结果看到满屏的“雪花”,听到嘶嘶的响声,懵懂的我好奇地看着屏幕上跳动的“雪花”,以为那就是好看的“木偶人”。

一年后,我家也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那天我家来了很多人,有的羡慕地摸着,有的好奇地看着,还有的帮忙调电视、架天线,时而喊着“有图吗?”“再转点”“有声了”。人们屋里屋外不停地忙活了一下午才把电视调试好。从那时起,来我家串门看电视的人就多了起来,炕沿边、锅台上都是人,非常热闹。记得那时候,我家的电视信号不好,我爸经常跑到院子里“摇天线杆”。

令我记忆最深的是,1997年电视上正直播香港回归祖国交接仪式。由于我家的电视质量太差,在仪式快要开始的时刻突然哑巴了,只能看到图像,听不到声音。全家人急的团团转,最后还是聪明的老爸办法多,他打开收音机搜到直播频道,利用收音机伴奏,在电视与收音机的完美配合下,我们见证了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

渐渐地我们村电视也多了起来,但电视节目少的可怜,只能收看一两个台。后来有了像“锅盖”一样的卫星接收器,有了它就可以收看十二个台。但是这个“锅盖”比较贵,在当时也得两千多块,相当于农村人一年的收入,普通家庭承受不起,全村仅有少数几家有“锅盖”。记得,那几年电视上正热播《西游记》、《天龙八部》、《新白娘子传奇》、《雪山飞狐》等电视节目。男孩子都有武侠情节,崇拜行侠仗义的大侠,经常装扮英雄人物,非常渴望看这些电视剧。我家没“锅盖”,看不了这些节目,我经常带上弟弟妹妹跑到别人家里看电视。时间长了,我们这些淘气的小屁孩儿就不受欢迎,不到时间点,就不让我们进去,我们只好在窗子外偷听,当听到电视剧主题曲后,就一窝蜂地涌进去,像猴子一样穿插在人群中。有很多时候人太多挤不进去,我们只好“战略转移”,运气不好的话得跑好几家,从这家到那家,再到另一家,我们满村子乱窜。有一次,生怕误了电视,我拼命地跑,不小心把脚脖子歪了,疼了好长时间,养伤的那段时间,尽管腿脚不太方便,但还要一瘸一拐地去“追剧”。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发展的步伐日益加快,农民的生活也逐渐好了起来。摩托车、液晶电视、电冰箱、电磁炉、电饭锅等各种现代化的家用电器在农村家庭基本普及。空调、电脑、私家车等高档生活用品,也逐渐进入了许多家庭。在农村,看电视早已告别了摇天线杆子的时代,更不需要收音机伴奏了。现在,就连我的老父亲都学会使用手机、电脑,他告诉我,在网上浏览新闻、点播看戏、看电影可方便了,想啥时候看就啥时候看,遇到喜欢的还可以退回来反复看。

我们喜逢这个伟大的新时代,我们感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相信,在我们党的坚强领导下,随着党和国家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一系列强农富农战略的实施,我们的农业会越来越兴旺,农村会越来越美好,农民的生活会越来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