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专题推荐  > 弘扬吕梁精神 奋进新时代

绘就绿水青山新画卷

——我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2018年11月08日 08:58:37 来源:吕梁新闻网 编辑:成栢

□本报记者马温博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今天,绿色更代表了美好生活的希望、人民群众的期盼。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绿色”作为发展的底色,严格履行生态环保政治责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从380万吕梁人民的切身利益出发,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

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同样重任在肩。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开创了“一个战场”打赢脱贫攻坚和生态治理“两场战役”的绿色脱贫之路,绘就百姓富、生态美的“吕梁画卷”。

“绿色吕梁”入画来

吕梁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干旱是吕梁最严重的自然灾害,素来十年九旱,土地贫瘠,生态条件恶劣。曾几何时,“风吹石头跑”是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而如今,行走在吕梁大地上,一片片混交林木郁郁葱葱,纵横交错的绿化带花草溢香,日渐增多的开放式公园风光旖旎……

炎炎夏日,记者驱车一路沿307国道向汾阳市区驶去,只见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新栽植的各种树木迎风摇曳,给炎炎夏日增添了阵阵凉意。

据了解,汾阳市已对境内各主干道节点和交汇点等重要地段的“微景观”进行了绿化美化,已绿化的国、省、市主干道里程达157公里,实现了境内国省市通道绿化全覆盖,通道绿化率达到95%。

按照“整体推进,突出亮点”的绿化思路,加大财政投资,突出重点工程,全力打造美丽乡村和绿色走廊的县不止汾阳一个,“山坡披锦绣、绿水润高原”的生态画卷在广袤的吕梁山上渐次铺开。

近五年来,全市紧紧围绕山上治本、身边增绿、产业富民的发展思路,大工程推进,整流域治理,精品化打造。相继实施了新一轮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二期、三北防护林四期等国家重点工程,五年完成造林350多万亩。特别是2017年完成造林105.78万亩,占全省的四分之一,其中完成退耕还林81.03万亩,占全省的50%。完成通道绿化500多公里、交通沿线可视山体绿化15万亩、城周可视山体绿化7万亩、村庄绿化400个、企业绿化3万亩,建设了孝义胜溪湖、柳林三川河、汾阳文湖、交城华鑫、文水世泰湖等9个湿地公园,建成了交城山国家森林公园、离石安国寺、兴县晋绥、交口南山等一批森林公园,城乡居民切身感受到了绿化带来的宜居和幸福。

临县等地以“大生态,小景观”理念为主旨,按照“景观效益与生态、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借助特色的区域定位,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打造兼具环境保护与生产发展功能的复合式生态区,实现了景观、生态、经济效益的同频共振。

脱贫主打“生态牌”

生态林增绿,经济林增收。植树造林,不仅让曾经贫瘠的吕梁山见了绿,也让脱贫攻坚的步伐全面加快。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市围绕荒山增绿、群众增收两条主线,创造了购买式造林、合作社造林等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我市联动实施退耕还林奖补、造林绿化投工、森林管护就业、经济林提质增效和特色林产业综合增收等生态脱贫“五大项目”,为贫困地区群众创造了一条农民增收、大地增绿的新路子。

2016年,岚县引导贫困群众先后成立47个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其中31个合作社承揽了3.3万亩造林任务,一场生态扶贫战役在岚州大地打响。

岚县界河口镇东口子村党支部书记郑二小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率先牵头成立了森生财造林合作社,吸引36户98人加入,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3户87人。在成功取得造林资质后,合作社当年就承接了镇里1350亩的造林工程。造林结束,15万株苗木销售一空,参加合作社的贫困人口也赚取劳务费49万余元,平均每人收入5000元。“政府花钱买林子,群众造林挣票子”成为当地的顺口溜。

2017年,临县以258家造林合作社作为主力军,完成造林面积34.92万亩,接近全县“十二五”期间造林绿化面积的总和。临县通过造林务工,全县2.4万名贫困人口人均增收1943元;通过退耕还林补偿,4.6万名贫困人口人均增收1100元;通过生态管护,4000多名贫困人口人均增收1869元;通过提质增效,完成任务21万亩,4.9万户10.2万人受益。

坚持在“一个战场”打赢脱贫攻坚和生态治理“两场战役”,治荒的同时又治穷,实现增绿与增收双赢。全市有效整合退耕还林、荒山造林、经济林提质增效、森林管护、生态补偿等政策资金,把造林任务和资金向贫困乡村、贫困户倾斜。2017年以来,全市以扶贫造林合作社为载体,共带动3.6万人实现脱贫。2018年将持续推动生态扶贫,实现5万人脱贫目标。

“吕梁样板”获赞誉

“一个战场”打赢“两场攻坚战”的“吕梁样板”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2017年6月21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第一站就来到吕梁,总书记说:“我在从北京来的飞机上往下看,看到吕梁山不少地方开始见绿了,生态效益显现。”同时他对我市通过组建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帮助深度贫困县贫困人口脱贫的实践成果和经验给予了很高评价。

购买式造林的成功实践,也得到了各级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国家级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在国内相关行业中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力。

2017年9月25日,全国林业生态扶贫现场观摩会在吕梁召开,向全国展示“吕梁样板”推广“吕梁经验”,来自中西部22省份的林业、扶贫部门负责人和国家部委相关负责人参会。我市对增绿增收互促共赢生态脱贫新路子的探索与实践,赢得了与会嘉宾的纷纷点赞。“‘吕梁样板’既绿了山川又鼓了钱袋,我觉得吕梁人民很了不起,脱贫一定会早日实现的。我们要学习‘吕梁精神’,把‘吕梁经验’带回去复制、推广。”当天参与观摩的湖北省扶贫办副主任项克强说。

我市是山西省唯一的所辖县市区全部列入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范围的地级市。40年来,经过全市人民坚持不懈的努力,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我市重点治理区域的生态环境,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显现。

“这里的景色简直太美了,我要把它拍下来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在孝义市孝河国家湿地公园考察的外国使节们纷纷用快门来定格美景。今年6月,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组织,来自乌拉圭等十国的驻华使节组成的考察团走进我市,深入考察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成果。

考察团成员纷纷为三北工程喝彩,为“绿色吕梁”点赞。他们表示,吕梁在绿色发展道路上已取得明显成效,尤其是将脱贫攻坚和生态治理相结合取得的巨大成就值得学习,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吕梁印象”,为国际社会治理生态环境贡献了“吕梁智慧”和“吕梁经验”。乌拉圭驻华大使费尔南多·卢格里斯表示,回去以后将写一份报告,展示“绿色中国”的发展成果,要把吕梁林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推广给更多需要的国家。考察团一致认为,这里的生态文明建设将在未来取得更多令人赞叹的成就。

一路走来,陪同使节团考察的省林业厅副厅长张云龙也激动地说:“走进吕梁,就像走进了一个大氧吧、大公园、大果园,走进了一幅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生态画卷。”

绿在城中,城在绿中,如在画中。不论是外地来的客人,还是当地的市民,都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吕梁正被郁郁葱葱的生命之绿所覆盖。

创绿色伟业,兴生态经济。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利用绿色这把打开脱贫致富之门的“钥匙”,一个经济富足、生态良好、宜居宜游的新型城市,必将在吕梁山上崛起成为令人神往的红色圣地、绿色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