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跌杂则”
“跌杂则"是一种民间曲艺形式,流传于文水乡村中,由民间的"杂话"逐渐丰富形成。
跌杂则,多为即兴表演,见人说人,见物说物,见事说事。在乞儿乞食时,更是见啥说编啥。如:"东房的大娘西房的嫂,生得可喜长得巧"、"这个孩子生得能,到大必定是贵人"等。这些"杂话"经群众不断加工修改,由短到长,精炼提高,从只句片语到用这一形式叙述故事练嘴皮子,便形成了现在的"跌杂则"。
"跌杂则"源于民间又用于民间,地方风味浓厚,生活气息强烈,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曲艺形式。
清朝时代,秧歌皮影戏盛行,戏演完后要找"出则"(即返场节目)。这样,"跌杂则"便搬上了舞台。过去在秧歌小戏开场之前表演较多,艺人不用四弦竹板,单独表演,台侧用戏剧鼓板代打伴奏,节奏明快清晰,一板上眼,跌诉故事,别有风味。解放后,有人用"跌杂则"宣传国家政策,表扬好人好事。
四十年代时交城民间艺人"吃抿壶""文明丑"自编自演的"杂则"顺口风趣,深受群众欢迎。后来,文水又出了几名"跌杂则"的民间艺人,一个是文水杭城的姚拉仁,小名拉仁则,艺名是二圪抿,"圪抿壶"的徒弟,享有盛名,能说"杂则"数十篇,幽默风趣,口齿清楚,很受群众欢迎。另一个是杭城村的高山宝,小名楞根,艺名"赛圪抿"能跌杂则几十首,在四十到五十年代经常登台演出。
"跌杂则"语言生动活泼,上口押韵,通俗易懂,便于记忆,幽默风趣。它句式长短不齐,并能按照需要随时变换韵脚;还可尽情地运用方言,这些都是"跌杂则"的主要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