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时事资讯

【2019追梦人系列报道③】

张培义:用责任和良知捍卫法律尊严

2019年04月01日 17:09:16 编辑:成柏

追梦人语:心有良知辩人间我以法律护正义


3月22日,日落时分,在德恒(太原)律师事务所,夕阳的余晖透过商务楼巨型玻璃的折射,撒了满满的一地阳光。笔挺的西装、精致的领带、自信的眼神、爽朗的笑声,言谈之间,张培义对于律师职业的热爱溢于言表。


“来找律师的客户,相当一部分都是遇到了法律上的困难。身为律师,我必须要穷尽一切去提供法律服务,争取最大限度地维护客户的合法权益。”


用“良知”实现自律——


律师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公平与正义


1964年,张培义出生于太原市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技校毕业后在工厂做翻沙工人,虽清苦、但一家人其乐融融。1982年的一天,张培义父亲所在单位给他家分了一套楼房,当全家人欢天喜地准备搬进新房的时候,发现房子已经被别人占用。那天晚上,悲愤又无力的张培义在大街上漫无目的地走了一夜——“难道,自己的工作生活就只能这样任人摆布吗?”张培义暗下决心,要学习法律,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白天上班,晚上在电大夜校学习。1990年,张培义通过了律师从业资格考试。1992年,调入太原市第一律师事务所开始从事律师工作。


在近3个小时的采访中,“良知”一词总是被张培义频频提及。在他看来,法律本身并不能主动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个任务最终将落实到具体的人身上。


2018年,“逯某某玩忽职守无罪案”被评为全国首届“年度影响力税务十大司法审判案例”之一。“该案最终以无罪结案实属不易。”张培义说。


逯某某系山西省太原市某税务所一名税收管理员,2014年1月至8月期间,负责监管一家纳税公司,因该公司涉嫌偷逃税款,逯某某被检察机关以玩忽职守罪提起公诉,这个案件历经了一审两次的有罪判决。张培义坦言,整个过程中被告人有过恐慌、有过担忧,对自己无罪辩护能否成功也有过动摇,但是,在他的鼓励和坚定辩护下,被告人终于得到了法律公正的裁决,这是我们国家司法进步的体现。


“从一审法院两次判决有期徒刑4年,直到2018年12月14日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改判无罪。其中,支撑我一路走来的就是身为律师的良知。”张培义说,律师这个职业是与当事人的生命、自由、权利、利益打交道的。而客户可能由于自身法律知识的缺乏对审判结果无法专业预料,这就需要律师本人在承办过程中用良知来自律,用法律来维护客户的合法权益。


同样,历时12年的晋盛园饭店与山西省肿瘤医院土地确权案、晋康开发公司102名拆迁户拆迁补偿案、山西机床厂500名职工劳动仲裁案、介休38名农电工集团诉讼案、山西农大76名教师诉新兴教育公司商品房买卖案……在代理这些群体性案件,张培义都以诚信和专业为当事人提供了艰辛而满意的法律服务。


在张培义的字典里,律师维护的是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他们铭记法律的终极目标是公平与正义。


用“激情”展现魅力——


抓住灵魂,才能打动自己、打动法官


“河南农妇太原非正常死亡案”“武某某600万元合同诈骗案”“辛某某贪污案”“山西省监察委厅级官员第一案‘梁某某受贿案’”等案件,张培义所辩护的被告人均取得了不起诉、无罪、免予处罚、缓刑、从轻或减轻处罚的良好效果。在张培义看来,作为律师,没有专业化的综合能力,就没立足之地。


一位父亲去接放学的孩子,因为学校的门口拥挤不堪,看门的大爷在维持秩序的时候,推搡了他一下。“哎,你干嘛呢?”“让开!让开!”你一句我一句,双方发生了口角。之后,大爷推了他一把,他就给了大爷两拳,把大爷的门牙打掉了,构成轻伤。大爷不依不饶,检察院以故意伤害罪起诉到了法庭,而被告人一旦被判实刑,工作可就丢了,一家人的生活也会没了着落。怎么辩?如果仅仅按照讲事实、摆证据的逻辑来看,大爷也是过错方,被告人应从轻减轻处罚,但肯定得不到大爷的谅解,法院不能判缓刑。


而在被告辩护律师张培义开庭发言的全过程中,只字未提被害人的过错。“公诉人宣读的起诉书,法院宣读的证据,被害人的陈述,证人的证言,被告人的供述,这一切都已经表明被害人有过错。”张培义说,其中的关键点在于如何打动被害人,让他原谅被告人。


发表辩护意见时,张培义说:“被告人,今天你走上法庭,就是对你最好的一次法制教育。因为你是父亲,你在接孩子放学的途中,上了法庭、成为被告,其中的原因在于你没有法律意识,没有给孩子做好榜样。如果你的父亲被人打了,你怎么办?这位被害人比你的父亲还大一岁,你不是错了吗?他在维持秩序的时候推搡了你,你却打他,于情于理于法你都错了。你只有真诚认错,才能得到大爷的谅解。”辩护中,张培义声音洪亮、抑扬顿挫,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被告人真心悔过的决心。被告人当庭诚恳地向被害人深深地鞠了三躬,大喊:“大爷,我错了!”休庭的时候,大爷走过来,挥了挥手,说:“算了吧!”得到大爷谅解,法院以缓刑结案,被告人终于保住了工作。


“我们不仅需要法律的信仰和专业,更需要掌握庭审的技巧。”张培义这样解释。


在张培义看来,庭审是律师执业的一次次“演出”,只有把所有的信息装在脑子里,揉烂了、碾碎了,融会贯通、抓住灵魂,阐述过程中情理法相互配合,才能打动自己、打动对方,得到法官采信。


用职责“传承”精髓——


为法治社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个子不高、眼睛不大、其貌不扬,但身上可能一种吸引人的气质吧,让客户很快就喜欢和信任。”张培义认为这是律师的诚信和专业素养。


刚开始做律师时,有一天,张培义乘坐出租车去律师事务所,出租车司机赵师傅问道:“小伙子,你是干啥的啊?”“律师。”张培义兴致满满。“哎,律师啊!没用。”司机大哥挥了挥手。“为啥?”张培义有点不服气。“我承包了一辆车,帮太原皮革厂送货到武汉,两个厂子有经济纠纷,武汉的厂却把我的车扣了,我那车是承包的啊!在太原打官司,输了!在武汉打官司,也输了!所以啊,律师没用!!”“师傅,我听明白了,我觉得您应该赢,信得过的话,您委托我办吧,我帮您打官司!”


去武汉调案卷,到厂里取证,最终,赵师傅胜诉,获得了赔偿!张培义说,“我听不得人们说‘律师’没用。只有维护好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好社会的公平正义,律师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价值!”


2018年7月22日到24日,在日本福冈举行的中日欧三方律协高峰论坛上,张培义作为中华全国律协代表团成员之一,全英语流畅发言15分钟!博得日本和欧洲十余位律协会长的高度赞扬。张培义说,“每个中国律师都应该有职业荣誉感,明白自己的职责和担当,都有责任在国家与社会生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正是由于这样的执业理念,全国优秀律师、司法部全国法律援助先进个人、《中国律师》封面人物,这样的荣誉和称号让张培义成为山西司法界普遍认可的著名刑辩律师之一。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而今,除了自己的业务,张培义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了律所管理和协会工作上,特别是青年律师的培养和律师团队的组建。作为热爱法律的信仰者,作为“资深律师”,张培义需要把这种理念和法治精神传承到了下一代人身上。


他说:“走进新时代,国家许我以信心,我许国家以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