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文艺

青丝白发 不坠青云之志

——与朋友老孔久别重逢有感

2019年10月20日 09:36:10 编辑:

□ 张剑平

因为离开采访一线,近年来很少跑基层,就连近在咫尺的汾阳,也好像有两年没去了,一些曾经联系比较多的老朋友见面也很少了,老孔就是其中一位。这次去汾阳医院体检,顺便联系了一下老孔。接到我的电话,他立即从正在建设的杏花村地下万吨酒窖建设工地赶回来。故人相见,格外高兴,品茗相谈,不胜唏嘘。

老孔是我在2010年“全市煤炭资源整合环境下如何转型发展”大型采访任务时认识的。因为他很满意我写的那篇题为“与煤告别 重写精彩人生”的报道,觉得我是他接触过的记者中最正宗的一个,所以,我们的友谊因采访开始却没有因采访结束而终止。记得上次见面时其因抑郁缠身一脸疲态,此次却是红光满面精神焕发,一如从前那般风尘仆仆。

当年全省煤炭资源整合工作开展过程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有的煤老板软磨硬泡抵触,不愿意把暴发的利益轻易拱手相让。而老孔是较为清醒的一个。他自己的煤矿也是从当地一百多个煤矿中大浪淘沙留下的二十多家证件齐全矿之一,让离开这块富得流油的土壤有点不舍,但他最早认识到煤炭整合既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更是对生产力的解放,也是对煤老板们的解放,对国家对个人都是好事。之所以有这样的觉悟,与他的经历不无关系。

年轻时候的老孔在他的家乡杨家庄镇紫家焉村务农,二十年间先后当过民兵连长、村委主任、村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战天斗地,硬是将一个不为人知的贫困小山村变成了全县艰苦创业奔小康的典型,一度被誉为吕梁山上一颗明珠。著名作家马锋留下了“万紫千红家家春”的题词,央视著名记者崔永元曾实地采访,发表了“右手一指是吕梁”的新闻介绍他的事迹,山西电视台以“今日紫家焉”为题做过专题报道,这样高规格的待遇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实属凤毛麟角。他还是省委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两次省劳动模范和连续十年县特级劳模获得者。

改革开放以后,他商海搏击再度创业,成了县里煤炭行业知名的农民企业家。2009年全省煤炭资源整合后,他团结一批原煤老板筹建煤炭协会,以“辞煤业偕时顺势岂计一己得失,进商海多元发展再显精英本色”共勉,劝导大家要响应政府号召,不光要积极配合退出煤炭领域,而且要及早谋划开辟新的战场。

他积极配合政府号召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煤炭从业人士自筹资金,铺开汾阳四中、五中、文化广场、体育场等文体基础设施建设,为政府分忧,为百姓造福。他自己率先垂范,举亿元重资,倾毕生积蓄,重建仅次于山东曲阜文庙的国内第二大文庙——汾州府文庙,被誉为圣域重光第一人。同时还创建山西孔子研究会,创办《国学园地》,着力传承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

如今,年届古稀的他,依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继续在文庙相关历史传统文化项目开发上呕心沥血,使得文庙研习基地环境优美内涵丰富,已经成为汾阳文化旅游发展新亮点。他牵头发起的汾阳石盘山道教旅游胜地的前期改造和整体规划设计已基本完成,后续工作正在积极的招商引资中。今年,他又投资数千万建设地下万吨酒窖,以期进一步突破地方白酒档次局限瓶颈提升品质效益。

多年来,孔祥生在救灾扶困、助学捐资、见义勇为、赈灾抢险、创办刊物、举办书画展等各种公益事业捐助百万元以上。但自己一辈子勤劳节俭,对子女的教育也比较严格,绝不允许子孙不劳而获躺在父辈的财富上睡大觉,所以,老孔的儿女们温良恭俭、各有事业,孙辈们健康向上、品学兼优,特别是长孙孔德辉是北大法律专业的研究生,学识品行在同学中首屈一指。

从年轻小伙到古稀老人,不论是什么时代,他都马不停蹄,奋斗不息,为社会为家乡干事创业,所以,当建文庙花掉了他的全部积蓄,甚至资金断链举步维艰的时候,他也咬牙坚持无怨无悔,为汾州大地留下了一处文化传承的教育基地、一个与文峰塔交相辉映的旅游景点、一尊祈愿当地文运昌盛的千年文物。

“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突然想起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这句话,用在老孔身上真的是无比贴切,其胸怀天下心系家乡的家国情怀令人肃然起敬!祝福老孔,愿好人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