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热点新闻

搬出土窑洞 住进新平房

□ 本报记者 冯海砚

2019年12月10日 09:08:46 编辑:

生在土窑洞,长在土窑洞,娶妻生子在土窑洞。今年下半年,75岁的贫困户温怌有——

石楼县裴沟乡马家山村的贫困户温怌有大半辈子的记忆几乎都定格在土窑洞里。

11月27日,是二十四节气小雪过后的第五天,屋外气温骤降,而温怌有的屋子里却格外暖和。

晌午时分,记者来到温怌有家里。院子还算宽敞,房屋是一间30平方米新建的小平房,一门两窗户,朝着向阳的地方。一进门摆放着一个铁皮火炉。炉子已经封火,但丝毫没有影响屋内温度。门的斜对面是砖砌的一个土炉子,土炉子连着土炕。记者上前掀开羊毛毡,把手伸了进去,炕底直烫人。

而就在一个月前,温怌有还住在小平房顶头位置的土窑洞里。

今年75岁的温怌有打小就住土窑洞,生在土窑洞,长在土窑洞。他告诉记者,土窑洞是祖上修的,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自打他记事起,村里的人都住土窑洞。各家的窑洞层层叠叠分布在山坡上,有的土窑洞不是一个主人,但基本连成一个院子。有的却相距几百米,甚至上千米。

土窑洞依山就势而建,村民寻崖根挖土成洞,凿洞成窑,住进去,冬暖夏凉,从此在这黄土中得以栖息,生存,繁衍,生生不息。

70多年来,温怌有似乎已经适应了这样的生活环境。

在温怌有父亲那个年代,就连父亲也已经记不清是几代人住过的土窑洞,每年都需要修修补补。“我小的时候,每当雨季过后,老父亲总会抽出几天时间专门修补窑顶上的裂缝。”温怌有在和记者聊天的时候介绍说,“那会也没有什么材料,自家选上一些土质好的红胶泥和黄土,两者搅拌在一起,和进去一些筛过的草木灰或者麦芥子,然后一层土坯一层草芥和在一起往窑顶上箍,晾干后再抹层黄土和麦衣的细泥,这样窑内看上去比较光滑。”

温怌有说,其实,老父亲有过搬出去土窑洞的想法。最初的想法是重找一块崖根,新打几孔土窑洞。但老父亲一直没能搬出去。

“每到雨季,窑洞口都会被雨水冲刷,这边裂一条缝,那边掉一块皮,很不安全,而且也不美观。后来,村里人开始给窑洞接口。”在温怌有18岁那一年,因为自己和哥哥也到了结婚年龄,老父亲把所有积蓄都拿了出来,给三间土窑洞接了个石口子。

现在,循着一个简易的门楼进去,不规则的院落里一字排开三间石接口土窑洞。门楼不高,一般人进去都得微缩一下身子。三间窑洞都是一门一窗,木格子的窗户上糊着白纸或者镶嵌玻璃。温怌有和老伴住在最中间的一间。左右的两间没有了窗户纸和玻璃,看上去已经有好多年无人居住。温怌有回忆说,“最中间的一间窑洞最初是父母居住,我结婚娶妻、生儿育女住的是靠右的那间窑洞。”温怌有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也都是在土窑洞里长大的。

上世纪90年代,温怌有的儿女也到了娶妻生子的年龄。他也想着搬出土窑洞。

“再不搬出去,一来窑洞不够住,二来,那样的居住条件在那个时代孩子们也不好‘讨媳妇’。”温怌有咬了咬牙,在二儿子温登云结婚那年新挖了三间土窑洞,拉回几车砖头给土窑洞接口。儿子们成家后搬进了新的土窑洞,而温怌有和老伴还住老窑洞。

走进温怌有刚刚搬出的那间土窑洞,同样得窝着身子。窑洞内显得狭窄阴暗,一进门的一面大火炕几乎占了窑洞的三分之一。里面的摆设极为简易,斑斑驳驳的小桌椅,黑乎乎的木制箱子,窑洞内最深处摆放着两个老式衣柜,上面雕刻的字和图案有些模糊不清,但是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年代久远。

老窑洞内,有两样电器,一台老式电视机和一台两门冰箱。这在温怌有的老伴郭满坑看来,已经算得上比较新潮的家电。但在土窑洞内却显得格格不入。

今年以来,在驻村工作队的积极努力下,石楼县政府统筹使用财政资金,免费为温怌有建起了一间30平方米的小平房。入住那一天,他和老伴郭满坑有点依依不舍,家里的物件没有多少,但是却搬了好几天。

正式入住后,乡政府的包村干部任志中为他安装了窗帘。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帮扶责任人也先后为他送去祝福,温怌有激动地说,“感谢党和政府帮助我盖新房,终于圆了我家几代人搬出土窑洞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