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县罗家山村
防控生产两不误 掀起发展新高潮
□ 本报记者 刘子璇 通讯员 刘生锋 严晓声
雨水时节,走进临县三交镇罗家山自然村,看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村里的返乡人员在红枣专业合作社的引领下,创新管理模式,拓展提升1000亩红枣林,积极投身于红枣林精细化、科技化的管护,推进红枣产业由增产增收向提质增效转变。
疫情防控关乎生命,复工复产关系生计。罗家山村户籍人口544人,80%的人员常年外出务工,只有每年春节才举家返乡,这场疫情,让返乡人员大都滞留在村。面对特殊的形势,临县三交镇罗家山自然村党小组、村民小组在积极做好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创新工作思路,坚持疫情防控与生产建设两不误,特别是让返乡滞留在村的年轻人都参与到村庄治理和生产建设热潮中,形成了决战脱贫攻坚的浓厚氛围。
2月15日一大早,在罗家山红枣专业合作社枣林地,张奋勤在老庄稼人张恩富手把手地说教下,开始学习修剪枣树。几年来,张奋勤一直在外务工,只有每年春节的时候,才回村里与家人团聚。“现在罗家山路也修好了、厂子也建起来了。村里一年和一年不一样,变得越来越好了。”张奋勤高兴地说,“前几天合作社理事长张艳兵带我们参观了罗家山生态农业观光园功能食品产业区一期项目,逐项介绍了罗家山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设计。我觉得村里的发展潜力真的很大。”像张奋勤一样,40多名在外务工的年轻人们在详细了解了罗家山两年来在美丽乡村建设、产业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到2035年的远景规划后,纷纷表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愿意返乡创业、投身于家乡建设。
2018年,临县三交镇史家洼村罗家山村成立了全村98%的村民以枣林地面积为基数入股,具有村社合性质的红枣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运营两年来,极大地提高了村民收益,2019年底,全村36户贫困户顺利脱贫。罗家山的这种大胆创新,被市委市政府总结为“党建引领、能人带头、村民主体、共同富裕”的罗家山模式。2019年6月,该村荣获“弘扬吕梁精神、聚力改革创新”先进集体奖;2019年10月,吕梁市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委员会给罗家山村荣记一等功。
一年之计在于春。如今,40多名返乡年轻人参与到村里的环境卫生整治和红枣树修剪工作中。他们在老庄稼手把手地说教下,学会了修剪枣树,懂得了操作要领。
“未来,罗家山村将按照六大功能区蓝图,围绕2019年到2035年长远发展规划,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广泛招贤纳士,以多功能食品产业区第一期项目的建成投产为着力点,充分挖掘红枣资源、小杂粮资源,有计划开发旅游产业,力争通过10年时间,把偏远闭塞、深度贫困的罗家山村建设成吕梁山上美丽富饶的明珠村。”提起下一步打算,罗家山红枣专业合作社、山西罗家山农林牧集团创始人张福荣信心十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