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时事资讯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小保姆扛起大品牌

2020年07月29日 09:06:12 编辑:成柏
  • 天镇县阳光职业培训学校为参加第六届“晋嫂”家政服务技能大赛大同选拔赛的“天镇保姆”进行技能指导。于宏摄

在天镇县,“天镇保姆”家喻户晓。在北京、天津、太原等城市的劳务市场,“天镇保姆”十分抢手。经过10年的努力,以培训农村妇女从事家政服务为切入点,天镇县已向北京、天津等地输出家政服务人员2.5万多人次,每年带回劳务收入2亿多元,“天镇保姆”已成为农村妇女闯市场、发家致富的好门路。

瞄准大市场就业出路广

“做月嫂虽然辛苦,但好找工作,收入更可观,每月可以挣1万元。”天镇县逯家湾镇夏小堡村妇女温瑞琳看到村里的妇女们出去当保姆挣了钱,她也心动了,和丈夫再三思量后,报名参加了县里的保姆培训班。还没等到培训结束,太原的一家雇主便“找上门”签了合同,她正式成为了一名月嫂。

天镇县地处山西、河北、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处,总人口24万人,农业人口19.08万人,能走出去的农村妇女3万人,人力资源很丰富,劳务输出成为全县脱贫的最好路径之一。

“天镇保姆”培训输出依托天镇县阳光职业培训学校。记者走进天镇县阳光职业培训学校,在教学楼顶上,“天镇保姆大学”六个红色的大字格外显眼。在这个建筑面积近7000平方米的校区内,拥有五大学苑、36个实操室。

通过培训的农村妇女小到坐姿、站姿、沏茶倒水等礼仪细节,大到菜肴烹调、家居保洁等都得到了系统学习。有娴熟技能作保障,还要有道德品行来支撑。学校把德孝文化引入培训课堂,将“崇德、守信、勤俭、文明”的理念融入到家政服务中。“天镇保姆”以特有的“诚实、淳朴、勤劳、善良”的品质赢得了客户的尊重和信任,成功打造出保姆特色劳务输出品牌。不少农村妇女就是在这里学到了技能,找到了工作,脱了贫。“每年大约培训5000人,从我们这里出去的人,就业遍布京、津、内蒙古、上海、江苏、浙江等地,20多名优秀保姆走出国门进入美国、日本市场,工资每月1.1万元—2万元。”天镇县阳光职业培训学校法人李春说。

免费学技能帮扶找工作

“不花一分钱就能学到技能,还帮我们找工作,这样的好事上哪找!”天镇县张西河乡大桥村的赵和俊乐呵呵地说。  培训“天镇保姆”的想法诞生于2011年。天镇县阳光职业培训学校法人李春说:“虽然市场前景广阔,但‘守业有余,创业不足’的思想惯性也束缚了农村妇女外出就业的脚步。所以,我们提出了不让学员掏一分钱。”

即使不花钱,在最初也没人愿意来。李春说,每送一个保姆都得过“五关”:自身观念关、丈夫面子关、儿女理解关、村干部思想关、村民舆论关。“在这基础之上,还要对妇女千叮咛、万嘱咐,打消她们对怕上当受骗、误入传销组织、家庭解体等风险的顾虑。”为此,李春和教师们给“天镇保姆”设置了三级培训制度:村子说服、学校培训和城市适应性培训;还在各个村子安排了联络员,村子里的大事小情,联络员都清楚得很,做起思想工作来也顺利多了。

经过不懈努力,不少农村妇女接受了这种培训模式。学员不用出一分钱学技能,还能找到收入不错的工作,慢慢吸引了本市乃至河北、内蒙古、贵州、青海等地的农村妇女慕名而来,培训的规模越来越大,“天镇保姆”的人数也越来越多。李春说:“现在在北京、太原等地,‘天镇保姆’被越来越多人认识、认可。”

打造好品牌提档强平台

“我现在一年能挣7万多元,真心感谢县里的好政策和阳光职业培训学校,让我这个农村妇女有了一技之长。”7月17日晚,正在北京当育婴员的天镇县谷前堡镇马圈庠村妇女杨凤英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没想到自己的生活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  2006年,杨凤英的丈夫感染布氏杆菌病,几乎丧失了劳动能力。面对生活的窘况以及3个年幼的孩子,杨凤英来到县城一家洗浴中心当搓澡工。虽然很辛苦,但全家人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当听说村里的姐妹们都走出去挣了钱,杨凤英和丈夫商量后,决定出去闯一闯。经过培训,2014年,她进京当上了一名育婴员,2015年全家脱贫。“每年回家,我都要回培训学校继续深造,现在社会发展快,咱也得与时俱进,不然跟不上大城市的节奏啊!”杨凤英说。

天镇县阳光职业培训学校在2019年共培训1874人,其中技能培训1316人、技能提升培训558人。杨凤英所说的继续深造就是天镇阳光职业培训学校提出的技能提升培训。现任天镇县阳光职业培训学校校长富肖艳说:“根据市场需要,增加了心理学课程,开展心理辅助咨询,提高就业成功率;开展‘党建带妇建,妇建促党建’活动,在保姆群体中建立党支部,积极要求入党的人员逐年增多。这些创新工作,使天镇家政服务更具特色,品牌更加响亮。”

富肖艳说,尽管“天镇保姆”已成为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但也面临着师资力量不够、招生范围窄的问题。为此,富肖艳表示,近两年内,转型和升级是“天镇保姆”的发展目标,还要不断总结办学的经验模式,使“天镇保姆”更好地发挥作用,打造“天镇保姆”的升级版。

短评

“天镇保姆”经过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十年历程,特别是在省委、省政府实施“人人持证、技能社会”有利政策指引下,“天镇保姆”的品牌优势日益凸显,带动脱贫的效应更是前所未有,不但叫响了本地品牌,在全省、全国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让山西劳务品牌在全国范围金光闪闪。

培育一个品牌不容易,让一个品牌能够持续发光发亮,赋能更多的机构和群体,达到共建共享这一品牌更是不易。这需要当地政府职能部门持之以恒的扶持,亦需要完善市场引导机制,在创优品牌中提档升级。作为一项惠及民生的惠民品牌,“天镇保姆”特色鲜明、地域突出,而做大“天镇保姆”则需要打破地域限制,做足特色文章,在精益求精的服务上,再下苦功、再发力,惠及更多的贫困群众。

本报记者赵志成本报通讯员杨昱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