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新闻网首页  > 首页  > 专题推荐  >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 吕梁

方山县关工委

传承红色基因教育活动形式多样

2021年03月24日 10:13:20 编辑:

本报讯 近年来,方山县各级关工组织把“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活动与“中华魂”读书活动主题教育融为一体、统筹安排,整体推进,与《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纲要》和《山西省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利用条例》有机结合。各乡镇、各学校充分利用本地红色资源和教育基地的优势,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切实做到了活动有组织、有计划、有安排、有要求、有效果。

具体工作中,该县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两大主题教育活动。一是充分利用本地红色资源和教育基地展开活动、接受教育。贺龙中学、大武中心校、西相王学校、马坊寄宿制等学校主动组织师生参观“德育教育基地”贺龙中学——贺龙元帅纪念馆,并在贺龙元帅铜像前宣誓。在县委组织部的安排下,贺龙中学还制作了《微党课视频》,结合两个主题教育活动在师生中开展了题为《火种在这里传承》微党课教育活动,内容有党的知识、革命传统、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青少年养成教育等。二是缅怀先烈丰功伟绩,牢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一中、二中、一小、二小、仁杰中学师生主动到县烈士塔进行祭扫。三是请“五老”进校园开展党史、革命传统教育。圪洞中心校校长任志龙、“五老”王勤顺、段存伟在镇党委副书记张煦轩的带头下,深入各学校给师生讲红色故事,进行党史国史和革命传统教育。贺龙中学请“五老”韩林才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和感恩教育。一中请“五老”李耀东讲方山的古文化,对学生进行爱我家乡的教育。二小把雷锋的故事、抗战的故事、方山的故事编印成小册子进行教育。南村示范小学教师闫吉平把抗战时期发生在方山的战役和英雄烈士的故事编印成小册子对学生进行教育。四是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组织参观李来平红色文化展。李来平是方山县麻地会乡韩家沟村的一位普通农民,2017年,他加入了晋绥边区寻找烈士遗骸志愿者的行列,成为一名晋绥边区寻找烈士遗骸志愿者,受到贺龙元帅之女、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名誉理事长贺晓明的亲切会见。四年来,他风餐露宿、跋山涉水,普查核实登记了1400余宗烈士散坟,已挖掘收迁烈士遗骸30多具。有的经举行公祭仪式送往晋绥边区烈士陵园安葬。在收迁烈士遗骨的同时,他收集收藏了红色文化资料和实物上百件,把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方山的大小战役绘制成图版,还收集整理了“当代吕梁英雄”李月生的先进事迹,在自家大院办起了拥有六个展厅的红色文化资料展。应邀参观展览的有各级有关部门的老领导、老专家和知名人士以及革命烈士后代。五是各学校普遍利用时间节点开展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内容丰富、生动活泼,植树节讲述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清明节开展缅怀先烈活动,“五四”青年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劳动节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七一”颂党恩、进行党史教育,“八一”缅怀先烈进行国防教育,“十一”开展迎国庆、颂祖国活动,教师节、护士节进行感恩教育。六是县关工委统一订购了2020年“中华魂”(科技托起强国梦)读本12000余册,分发到全县各学校和农村青年手中,中小学生人手一册。教育部门把“中华魂”读本作为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教学之中,融为一体,统一安排部署,做到年初有计划、有布置,年中有检查、有考核,年终有总结、有表彰,每年都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在学习读本的过程中,普遍开展了征文、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参与“中华魂”读本学习的人数达15000余人,共收集征文和心得体会10000余篇,制作各类手抄报20000余份,组织演讲比赛和知识竞赛50余场次。

通过上述一系列多形式、全方位、生动活泼、特色鲜明的教育活动,使“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和“中华魂”(科技托起强国梦)两个主题教育活动在广大青少年心中深深扎根,既增强了青少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又树立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的远大志向,更加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

(张利芳 赵乃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