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一场不能停止的攻坚战

——市人大常委会认真审议《扬尘污染防治条例》执法检查报告侧记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我市城乡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但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部分建设单位不规范施工、运输车辆随处遗撒等造成了严重的扬尘污染,社会各界对此普遍关注。为回应百姓关切,5月21日至25日,在《吕梁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颁布实施几个月后,市人大常委会第一时间对该条例的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6月27日,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于如何进一步贯彻实施《条例》,有效防治扬尘污染,打赢这场攻坚战,积极建言献策。

压实防管责任 强化违法惩戒

执法检查报告显示,部分工程建设单位履职不到位,采取的防治措施不完善;部分工业园区、企业对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制度不健全,日常管理责任不明确,未按要求配置相关设备;有些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措施公示牌设置不规范。

对此委员苏芳建议,强化监管部门的职责,加大《条例》贯彻实施力度,对存在严重扬尘污染的重点企业、重点建筑工地实施跟踪监管;同时应建立长效机制,定期对整改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存在违反《条例》的违法行为,在下达整改通知的同时,明确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委员薛太润认为,应对违反《条例》的行为建立诚信档案,落实违法行为联合惩戒措施;继续加大施工工地、道路、渣土运输、工业堆场的执法整治力度。

加大宣传力度 开展专项治理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卫民认为,治理扬尘污染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市道路扬尘问题相对严重,行使车辆未按规定封闭覆盖的情况随处可见,人们对保护环境的法制意识还不够强;部分执法人员对《条例》没有理解透彻,因此不能有效按《条例》规定执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治理效果。

委员刘毅表示赞同,他认为,应将学习宣传的范围扩大到执法人员和普通民众。相关部门应组织人员进行深入学习,对《条例》内容逐条逐项解读,确保学习效果。同时应加大对条例的宣传力度,利用电视台、网络等媒体,对条例进行宣传,全面提升群众的参与率、知晓率、支持率。

委员高云梅建议,在加大学习宣传的同时,要坚持把专项整治作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着力点,对巡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逐项建立整改台帐,落实整改措施。

抓好源头管控 共治扬尘污染

在审议中,委员韩俊明认为,在高温、干燥、少雨的环境下,裸露泥地及建筑工地施工极易产生扬尘污染。在执法检查过程中发现,个别工地未严格落实相关降尘措施,扬尘问题时有反弹;部分大型车辆尾气排放不达标等原因,导致道路二次扬尘污染依然很严重。

为推动《扬尘污染条例》进一步贯彻实施,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梁来茂强调,治理扬尘污染是场不能停止的攻坚战,应从源头抓好管控;相关单位要保持高压工作态势,重点突出工地扬尘精准治理、交通结构优化、大型车联合整治及城乡道路冲洗保洁等工作,迅速推进问题整改。与此同时,要通过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行动,打好治理“组合拳”。

立法只是开端,执行才是重点。在这里,市人大常委会希望相关部门、工矿企业和每一位市民,都能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条例》,尊法守法用法,共同建设美丽吕梁。

□ 本报记者 刘子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