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转型发展

为老区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首届高科技精准帮扶吕梁现场会侧记

图为何满潮院士向参加首届高科技精准帮扶吕梁现场会的嘉宾讲解城市地热能开发模型系统。记者 薛志雄 摄

□ 本报记者 马温博

金秋9月,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我市又迎来了一场科技盛会。9月4日,首届高科技精准帮扶吕梁现场会在万众期待中召开。煤炭——我市的传统优势产业又一次被放到聚光灯下,而更令人兴奋的是,被喻为“第三次矿业技术革命”的专利技术“无煤柱自成巷110工法”在我市的运用已初见成效,这无疑是为我市的传统优势产业插上了科技腾飞的翅膀。

什么是“110工法”?这项技术在我市是怎样被运用的?为我市的煤炭产业发展又能带来什么?……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跟随观摩队伍下井一探究竟。

沿着蜿蜒的井下通道,我们来到了“110工法”的采煤工作面,同时也揭开了这项技术的神秘面纱。

“简单点说就是1个工作面、1条巷道、0个煤柱,变被动‘支’为主动‘切’与‘支’,使矿山压力变害为利。”山西焦煤霍州煤电集团店坪煤矿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较传统“121工法”,新工法可以使矿井每开采一个工作面,既可以节省打一条巷道的成本,又能多回收一个保安煤柱的煤炭资源,实现降本增效,同时延长矿井的服务年限,可谓一举多得。

2016年10月店坪煤矿正式启动采用“110工法”,目前,该技术共连续实施了两个工作面。该工作人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第一个已完结的工作面,多回收煤炭资源7.8万吨,创造经济效益6000余万元。正在施工的第二个工作面对工艺进一步优化,预计多回收煤炭资源19万吨,可实现收益1.2亿元。

煤炭进步、行业发展需要科技创新。现场会当天,柳林能源与环境院士工作站揭牌,该工作站将建成山西省乃至全国推广应用“无煤柱自成巷110/N00工法”等高新技术的重要示范基地、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持续培育能源环境安全领域新的经济增长点。

记者了解到,自去年以来,中国矿业科学协同创新联盟联合国内多家单位,在我市开展高科技精准帮扶。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专家主力、学会主角”的工作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

“去年,我们成功引进中科院何满潮院士研发的‘无煤柱自成巷110工法’,这项技术既能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延长矿井服务年限,又能通过减少巷道掘进,显著提升矿井安全水平。同时,柳林还引进了何院士的‘地质灾害远程实时预警预报’和‘矿井地热能源利用’等科研成果,这些都是解决我县能源和环境问题的非常珍贵的高新技术。下一步,我们还将在‘110工法’‘煤铝共采’等领域,支持院士在柳林展开科研攻关,让更多更好的新技术在我县推广应用,力争使柳林在能源技术革命方面走出一条新路。”柳林县县长刘惠民表示。

有了科技支撑的老区,产业素质将得到有效提升,建设资源转型示范区、争当能源革命排头兵、构建内陆开放新高地的步伐会更加稳健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