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楼县和合乡有一位老教师,他30多年来坚定不移地坚守在大山深处学校的讲台上,守望者人民教师的崇高使命,以一已绵薄之力,用心血点燃了山村孩子光明的人生路。他就是今年50岁的冯元元老师。
冯元元出生于石楼县和合乡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那里交通闭塞,环境恶劣,去山下的乡里,需要步行4、5个小时。那里的学校留不住教师。1985年,高中毕业的冯元元放弃去县城发展的机会,毅然承担起教书的重任,开启了他一生的坚守。
30多年来,冯元元一个人先后承担了和合乡张家山、乔坪、南陀腰、冯家河、马山5所小学的教学任务。一直以来,他在学校担任着校长、老师、保育员、安全员等多种角色,走到哪儿就把家安到哪儿。
“那时候的教学工作特别累,因为是复式教育,七个年级的课程都需要上,只好一三年级上课、二四年级做作业,幼儿班的孩子就安排在院子里做游戏。下了课也不能休息,赶紧给孩子们批改作业,作业刚看完,又该上课了。”上世纪80年代,偏远的山村水电路“三不通”,白天挑水生火,晚上点着煤油灯熬夜备课。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冯元元把微薄的收入全都用在学习上,报考县里的进修学校……辛苦的努力,换来了孩子们成绩的提高,他所教的很多学生在全乡的统考中名列前茅。
1987年,他来到乔坪小学。这是一个由两个山村共建的小学校,由于孩子们上学远,他还要在上课前去接他的学生,经常是背着小的、领着大的,脚步几乎走遍了这个山沟。
1990年,冯元元又自告奋勇来到缺少老师的南陀腰小学,这是和合乡最偏远的地方。每次出门,他都会在上衣口袋里别根针。“盘山路难走,脚底会打水泡,挑破就不疼了。”为了开展教学,他召集家长学生一起来上课,让家长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也从心底里接受了这个外乡人。
……
他数十年如一日务实和敬业的态度,获得了学生的爱戴,赢得了村民的尊重。
2008年秋天,由于工作需要,冯元元被调到和合乡小学任教。9月1日就要开学,课表都排好了。但8月31日晚,听闻冯老师要离开,村民们找到和合乡联校校长,集体恳请冯老师留下来。
历年来,由于教学认真负责,冯元元先后获得了多项表彰。多次被评为县模范教师、优秀辅导员、教学能手。还曾获得“最美吕梁人”提名奖、五一劳模、山西十大最美乡村教师、师德标兵、“感动山西”提名奖等多项奖。
30多年来,有许多的孩子走出了山沟,有了自己的事业,而冯元元老师依然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坚守着对教育事业的一腔忠诚,担负着繁重的教学任务。一年又一年,他用赤诚的心灵、无私的付出守望着山村的明天,用33年坚毅的守候托起了山里娃的梦想,点燃了一代又一代山里孩子们的希望之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