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将杂粮产业作为特色产业大力推进,杂粮产业得到了明显提升,全市小杂粮面积达到300万亩,杂粮年产量3亿公斤,面积和产量都为全省第一。
主食加工业是上游连“三农”,下游惠民生的基础产业,对促进农产品增值和实现农民增收作用十分明显。据测算,农产品加工成主食制品,一般可以比原粮提高增值3倍左右,并可带动农民直接或间接增收。我市依托小杂粮优势推进主食加工业正逢其时。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我市作为杂粮生产大市,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加工转化能力,培养出了一系列名牌产品,如“汾州香”小米、“珍味谱”干馍系列产品等,在主食食品的生产加工由家庭制作向社会化转变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杂粮主食化也成为我市主食工业化发展的新亮点。
我市杂粮资源优势如此明显,但生产经营过程尚有不足,部分主食是由大大小小的作坊生产的,加工经营不够规范,难以保证主食的安全、卫生。应借鉴发展较好地区主食产业的先进经验,由政府牵头,农业相关部门积极出台扶持政策,为主食加工这一民生工程提供各种便利。要支持一批规模大、思路新的食品加工龙头企业依据现有的产业优势和产业特点,在做特、做精、做多上下功夫,融合吕梁文化底蕴,走挖掘精深产品加工的路子,使我市的主食工业化整体上一个水平。
要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社以及小作坊的有效对接,将农户培育成原料供销商,将小作坊发展为产品的经销商,形成稳定的供购销关系。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联营等方式,组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集团,并依托大型加工企业,加强粮油食品加工、仓储、物流设施及质量检验检测、信息处理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现代主食加工园区,以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发挥集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