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小宇
十月的汾阳,美酒飘香,八方宾朋汇聚,这座以汾酒闻名的城市,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盛会。9月19日,“产区引领下的中国白酒国际化之路——2018中国名酒杏花村论坛”在汾阳举行,来自国内外酒业的众多名家大师齐聚一堂,共飨清香美酒、共话中国酒业发展未来。
酒是全世界共通的文化载体,当下,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国对外开放进入崭新时代,也为中国酒业以更大的步幅、更高的姿态走向世界提供新路径与新机遇。“传承创新,是中国白酒国际化之路的永恒主题;香源自酵,是中国白酒国际化的自信源泉;产区文化,是中国白酒融入世界的通用语言。”针对本次论坛的主题“产区引领下的中国白酒国际化之路”,汾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秋喜道出了自己的思考。
强分化格局下,名酒的下一站在哪里?白酒国际化的道路又该怎么走?中国酒业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宋书玉说:“中国白酒各有其美,产区表达是中国白酒的核心表达,百花齐放,各展其芳,方是中国白酒的产区价值的真正体现。中国白酒酿造五绝中水、粮、曲、窖无不与自然生态,酿造场所微生物关系密不可分,所以中国白酒是最彰显产区价值的世界美酒。”宋书玉认为,各地政府应当加强产区培育与建设,提升品牌培育与建设,合理布局产区生态与产业结构,强化产业链建设,推进产区立法与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中国白酒的产区价值,促进中国白酒走向国际化。
针对市场趋势,积极探索白酒发展供求新模式,寻找新的增长点,是值得关注的新课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孟春认为:“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大背景下,白酒行业也应把握住这一重大机遇,积极‘走出去’,创造更多的需求,开辟更大的市场,传播更独特的酒文化,着力推动中国酒业的转型发展,向世界展现中国酒业的风采。”
近年来,我市坚持巩固和发展白酒产业,全面加快推进白酒产业转型升级,以新的视角、新的理念引领白酒行业主动适应市场调整,着力推进产品创新、营造模式创新和文化创新。市长王立伟在《确定目标市场,打通五大途径——构建世界一流的烈酒产区服务体系》为主题的演讲中说:“中国六大烈酒产区有一个共性,就是每个产区只有1个国家名酒以及为数不多的知名白酒。因此,产区的国际化,首先是产区领袖品牌的国际化。在目标市场选择上,参照洋酒在中国市场的经验,我们应该在美洲、欧洲、东南亚、澳洲先确定20个左右对外开放程度高、华人数量较多、非烈酒产区、对华人文化友好的区域市场,作为根据地和试验田。”针对这些目标市场,吕梁产区设计了目标城市政府对话、行业协会专业对接、主流消费品牌推广、文化会展商贸合作、特色小镇地标建设“五大途径”。“杏花村的文旅建设,已经初具规模,而且构建起了核心的世界酒文化价值。只要我们下大决心全力以赴投入建设,少则三年多则五年,一个世界一流的杏花村特色小镇地标工程就可以建设完成。这个立足于世界酒文化旅游小镇的国际化地标,对于吕梁产区的国际化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王立伟说。
推进中国白酒国际化进程成为行业共识,此次杏花村论坛以产区为着力点进行深度探讨,结出了累累硕果,对于白酒业的国际化发展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对于白酒行业的品牌定位、文化打造、香型走势、未来发展等都具有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