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晋晋 白婧
冯月明,是红眼川乡唐则焉村2014年5月建档立卡贫困户,全家开始依靠他以养牛为生,就是这样一个贫困户,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依靠养殖不仅实现了稳定脱贫,同时与其他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共同富裕。
不甘贫困,做脱贫致富的先行者
要想脱贫致富,首先还是得从产业上想办法。当时,下乡工作队也宣传了各种激励政策,鼓励和引导贫困户发展养殖。冯月明看着宣传页上脱贫致富的每一个故事也有些动容,细心的第一书记看出了他的心思就鼓励他大胆的干。随即,村两委班子成员、下乡工作队与包村领导多次入户宣传,让其了解精准扶贫小额贷款项目的相关政策,清楚了该项目中贫困户免担保、免抵押、基准利率放贷且财政贴息的具体政策后,便着手开始申请该项目贷款。但由于其本身存在缺陷,导致银行一直存在顾虑,在包村领导和自身的努力争取下,最终终于争取到扶贫贷款5万元。冯月明利用该贷款购买了4头牛,逐步扩大养殖规模。通过一年辛苦的劳动,全年仅依靠该项目实现增收超过1万元。
和衷共济,做共同致富的领头羊
今年,到期还款之后,他又现身说法,带头发动周围的贫困户参与该项目,与他们签订合同,利用共同贷款修建牛圈,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现阶段已申请贷款10万元。同时还在积极联系其他贫困户,利用该项目实现贫困户的共同富裕。
勤奋不怠,做奋斗不息的苦行僧
俗话说“三分耕,七分管”,要搞好养殖,关键在于管理。要管好牛群更是不易,既要科学知识,又要实干精神,还需不断总结提高。除了虚心请教技术人员,还要与牛群同吃同住,随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不管是牛群饮水饮食卫生、还是预防传染疾病,如何进行喂养,如何进行瘟疫防治每个细节都不松懈,近年来,他的牛群没有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病毒害。他经常与牛群为伍,把辛劳和汗水洒在唐则焉村的这片热土上,不管寒风刺骨还是烈日当头,他秉承着祖祖辈辈的勤劳简朴、艰苦朴素的品格,守着农民的本分,坚守着大山、仰望着大山、依靠着大山,田间地头,总能看见他与牛群和谐安逸的场景。通过养殖只是他增加收入的一条途径,在2017年,他还主动申请当上了护林员,每月的收入达到800元,做到放牛护林两不误。
乘风破浪,做脱贫致富的佼佼者
一份付出,一份收获,冯月明用不怕苦,不怕累的毅力,在养殖牛群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养殖效益,他高兴地算着账“因为有党的好政策,争取到的5万元扶贫贷款,一年内实现了增收超过1万元,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啊!下一步,我将逐步扩大养殖规模,争取明年的收入翻一番。”有了收入上的改观,加上“三支力量”的扶持,他更加坚定了通过养牛来脱贫致富的信心。他还说:“在党的关怀下,让我们家踏上了脱贫致富路,我还要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成家立业,并且积极联系其他贫困户投入到养殖项目中来,逐步成为养殖大户,带领村中贫困群众奔向全面小康,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