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县域·方山

用劳动赢得社会尊重 让爱心提升村内温度

吕梁学院定点帮扶村扶贫“爱心超市”正式挂牌运营

本报讯 近日,吕梁学院为定点帮扶村方山县北武当镇新民村和庙底村的扶贫“爱心超市”挂牌。今后,所有定向到帮扶村的物资将会公开、透明地集中到“爱心超市”,贫困群众凭借努力获得积分,就可以到“爱心超市”里免费领取生产生活物品。

据了解,“爱心超市”本着“汇聚爱心,传递关爱”的宗旨,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开展“献爱心、送温暖、促脱贫”为主题,以“多一份捐赠、多一份爱心、多一份奉献”为口号,采取用积分兑换日常生活用品的方式,调动贫困户和群众的积极性。在新民村和庙底村的扶贫“爱心超市”里,米油、洗衣粉、牙膏、热水瓶和被单等生产生活用品一应俱全,这些都是吕梁学院和帮扶干部捐赠的。在这些物品上贴的不是价格,而是领取物品所需要的积分。新民村贫困户坦言,以前都是在家等着帮扶对象送钱、送物资过来。今后,只有积极参加村里的公共事业,才能获得更多积分换取生产生活物品。他说,扶贫“爱心超市”更加公平、公正,能给大伙带来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让大伙都行动起来。

从10月份起,新民村和庙底村每个月将会对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按照发展产业、立志脱贫,讲道德、重品行,与邻和睦、家庭和谐,环境卫生保持整洁等方面进行打分。每月由帮扶责任人和包村干部上门走访,采取察看、谈话、询问等方式,并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需经双方签字认可,在村民组公示,报存村委会,由评分监督员监督。贫困群众可凭借自己的积分来领取等额的生活用品。对失去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会有一定的保底分。

据吕梁学院驻村工作队介绍,“爱心超市”的建立,旨在充分调动贫困群众发展的积极性,让“比着干”成为常态。原先大家是“等、靠、要”,送的不一样心里不平衡,非贫困户“眼红”。通过这样一种公平、公正,阳光操作的扶助方式,鼓励群众劳动致富,把群众的内生动力激发起来。 (肖继旺 刘方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