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北张乡南张村针对无阵地及党员教育管理缺失等问题,根据“三基”建设要求,紧紧抓住开展“基层组织整体提升年”活动的有力契机,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发展,逐步实现党组织由“软”到强、由“散”到聚的转化。
一是建强组织。南张村有党员105人,在全乡属于人数较多的村庄。由于党员人数较多,对党员教育管理带来不便。为更好管理和关心党员,2018年5月,村党支部开展民主议事会议,把成立党总支事宜摆上议事日程。在上级党组织的关心支持下,6月南张村党(总)支部成立。党总支是根据党员的年龄结构、素质水平和居住片区,设立了三个支部,这样设计使党组织更加具有向心力和号召力,为去“软”治“散”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筑牢阵地。阵地在组织在,党建阵地在农村的作用十分重要。由于党组织办公活动场所使用年代久,与现代要求出现不匹配现象。“三基建设”东风劲吹,南张村借助“三基建设”大力加强支部阵地建设。2017年7月,经过两议会“三重一大”讨论,村两委克服种种困难,投入30余万元,终于开工建设。2018年3月,阵地建成并投入使用,为村支部加强党建打下基础。阵地分为党员活动室及支部班子办公室,建立了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便民服务室和综治中心等,需要装备现代设备,在驻村工作队的支持下,为活动室安装电脑、复印机、电子屏等,制作了宣传版面,村委主任任国海同志还垫付资金购置了会议室办公桌椅,使得阵地全面换新颜,特别是远程教育站点的开放,使广大的党员和群众掌握了好多知识,这样既改善了办公环境,又提高了办事效率。硬件设施有了,软件东西要跟上。于是,支部责成驻村第一书记负责完善党员个人信息档案管理及南张村党支部档案整理工作,并对支部工作进行梳理,使党组织档案管理进一步规范,保证了支部工作的科学化和有序化。南张村的流动党员人数是全部党员人数的一半,为了能让流动党员也积极参加学习教育,及时和外出党员联系,支部建立了微信群,做到随时跟踪,及时管理。
三是立起规矩。常言道,“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干部看支部”。任何工作,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不容忽视。支部坚持分类原则,制定党员一人一档,并利用每月“组织生活日”组织党员学习,要求每名党员在学习上做到有集中、有记录、有心得。支部深入开展“双联四帮”活动,按照班子成员联系流动和年老体弱党员,骨干党员联络全体群体的群体思路,建立联络台账,制定帮扶措施,使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更加明显。
四是办好实事。要想支部不“软弱”,组织不“涣散”,唯有靠发展办实事赢得民心。支部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立足村情干起来。做活“浇地”文章:南张村是典型农业村,不管是传统的玉米种植,还是发展蔬菜、果木等经济作物,水利都是命脉。支部通过“一事一议”争取到文管局的支持,修建了从裤儿叉到六畛地的渠道硬化,改变了村里1000多亩地近十年无法大水灌溉的历史。投资10万元在连畛打浇地井1眼;投资80万元更换浇地管道13000米,修建井房15座,硬化渠道3000米;更换变压器6台,高压线3000米。有效实现了井河双灌目标,为确保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奠定基础。关注民生问题:投资20万元打吃水井1眼,较好地保证了全村的吃水;开展“家园清洁行动”,筹资新建垃圾池、购买垃圾桶、雇用保洁员,对生活垃圾进行统一收集处理,引导村民房前屋后种植花草树木,保持村庄的环境卫生,美化绿化人居环境。兴建南张村村民活动广场等惠民工程,得到村民一致好评!重视学校建设:村两委重视教育,完善学校基础设施,争取上级资金新建了标准化综合教学楼914平米,改善了孩子们的学习环境,改造了校门,修缮了围墙,硬化了校园1500平米;新建了幼儿园,配套建成了锅炉房设施,赢得了群众的称赞。
(马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