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要闻·政教

真情帮扶润物无声

——记方山县北武当镇下昔村第一书记白慧云

□ 肖继旺

在方山县北武当镇下昔村,提起白慧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不是说他小有名气,而是他苦干加实干的精神感染了全村干部群众,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社会的认可。下昔村老百姓给出的评价是:“现在村里的面貌好了,闲游散漫的人没了,到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我们相信,在小白这位好党员、好干部的带领下,下昔村有盼头了,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下昔行政村是方山县北武当镇乡镇所在地,由下昔、连家坡、南坡三个自然村组成,全村545户1242口人,其中农业户480户114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302户762人。

1975年11月出生的白慧云现任市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科科长。2016年11月29日被组织派到北武当镇下昔村任第一书记。任职以来,他紧紧围绕村支“两委”班子,以党建工作为抓手,以产业扶贫为切入点,以提高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为目标,积极投身下昔村的脱贫攻坚战场。

进村入户解民情

“做农村工作,最紧要的是要知民所想,释民所惑,为民解困。”白慧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驻村后,他严格执行“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措施在一线落实,成效在一线体现”的具体措施,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走访了下昔行政村480户农业户,了解掌握了他们的生产生活、家庭收入、主要困难等等。

在近两年的时间里,他根据贫困户需求,依托驻地企业天玉粮油食品有限公司,组织建档立卡贫困户15人进企业打工;依托下昔村是北武当镇政府所在地,帮助37户农民办起了饭店、商店、农家乐、水产、五金、服装、小吃、修理、药店;依托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北武当山,组织一些贫困户上山出售旅游工艺纪念品和农副产品。

建强班子聚民心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下昔村班子建设历来是个大问题,三个自然村村务独立,各自为政,多年来三个自然村没有一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为此,他先后争取资金45万余元对村级活动场所、沿河环村路、卫生室、戏台、戏院等基础设施进行了维修,农村面貌的改变,赢得党员干部群众的一片叫好。

阵地有了,人气也旺了。为了提高党员素质,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他将党建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坚持“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主题党日和党员述职评议等基本制度,以“亮诺、承诺、践诺”活动为抓手,营造党员干部与群众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同时以“主题党日”活动为载体,开展廉政教育、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多样的党性教育,让下昔村“两委”班子形成了“会前交流,会中讨论,会后落实”的良好氛围,以及“以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的运行机制,保证了党支部决策的民主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为下昔村的发展奠定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帮扶济困暖民心

“遇到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要直接面对,不能绕弯子,兜圈子,能办的立即就办。”这是白慧云的口头禅。2017年2月7日,白慧云在南坡自然村入户走访中,发现60多岁的王成英老人卧病在床。了解情况后,他拿着老人家检查时拍下的片子,在市人民医院找专家进行会诊,对病情有了准确研判后,他带老人家在市中医院进行了治疗。现如今,老人家不仅可以干家务活,还可以下地干活。王成英老人逢人便夸:“我能有今天,全凭了人家‘小白书记’了。”

连家坡自然村车振民的彩钢瓦屋顶,2017年6月17日在刮大风时,被刮到邻居韩宝地的院子里,把韩宝地的屋顶和青苗损毁了不少。得知这一情况后,他立即和两家人进行了沟通,使事情及时得到了解决,有效化解了邻里矛盾。

今年10月19日,白慧云走进南坡自然村闫侯连家,看到破旧的窑洞里散落着几件简陋的家具以及一张布满愁容的面孔,他心里不禁一阵难过,得知老人家儿子意外去世,女儿又常年患病时,他当及给老人递上了200元钱,老闫握着“小白书记”的手热泪盈眶。

“驻村工作是苦点、累点,但充实、快乐,因为心中带着一份责任、使命。”对于这份工作白慧云是这样认识的。他表示:近两年来,他的心与百姓同在,党员的责任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在方山脱贫的关键时刻,他将带领全村人“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向组织交上一份圆满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