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经济专刊

文化传承篇

吕梁文化兴吕梁

□ 实习记者 刘丽霞

汾阳做秤工艺

孝义皮影传承人侯建川教孩子们体验皮影戏

岚县面塑

吕梁,黄河母亲怀抱中的一方热土,是华夏儿女最早的栖息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这里不仅拥有风景迤逦、沁人心脾的自然风光,而且积淀了千姿百态、雄浑厚重的传统文化,尤其在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市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在保护、传承、转化、与发展中不断创新吕梁文化,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具有吕梁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推动了我市各项文化产业的兴起、发展和壮大。

2006年,我市中阳剪纸、孝义皮影戏、临县道情戏等6个项目入选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我市汾阳地秧歌、临县伞头秧歌、柳林盘子等6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中阳剪纸作为中国剪纸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2014年弹唱(离石)、面花(岚县面塑)、唢呐艺术(临县大唢呐)3个项目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截止2018年,我市有1项世界级、15项国家级、53项省级、50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有14个国家级、53个省级、150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我市的各项文化事业正意气风发,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凝心聚力,夯实基础 开启文化传承新征程

文化的种子,需要倾心播撒、精耕细植。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传统文化厚植的社会土壤开始发生变化,需要加以创造性的转化与发展,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加。为了传扬、彰显吕梁文化的精气和血脉,增强吕梁人民文化自信,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繁荣昌盛,我市市委、市政府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工作指导方针,大力投入人力、物力资源,全面规划,出台政策,积极搭建文化高地,进一步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7年8月9日,我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吕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并由山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一次会议审议批准,2017年11月1日起《吕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式施行,该条例的实施大大加强了我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保障力度,进一步规范了我市文化法制建设。与此同时,我市积极建设文化活动场馆,2018年4月,在吕梁大道开工新建占地面积48.79亩的吕梁市群众艺术馆暨文化广场,总投资概算16947.24万元,主要包括群众艺术馆、美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习)馆、剧场等,为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战略性决策和部署,既切实体现了党委、政府对我市文化发展前景的深谋远虑,又充分流露出其以群众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的殷殷之情和拳拳之心。

“文化搭台,产业唱戏” 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能为人们提供优质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需求,而且有助于推动文化与产业发展的融合,为经济高质量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岚县属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2014年岚县面塑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此,岚县县委、县政府以“文化搭台,产业唱戏”为转型发展中的一项探索,以“面塑文化艺术节”为契机,扶持面塑企业和合作社,成立了2个面塑文化有限公司、8个面塑文化大院,4个面塑专业合作社,将面塑工艺和面塑作品推向市场,促进其向产业化、商品化的转化,同时以土豆花开旅游文化月、白龙山旅游文化月为契机,融入摄影、书法、民间艺术展示等内涵,积极打造文化名片。2014、2015年连续举办了两届全国面塑摄影作品大赛,从2016年开始,形成了“赏面塑 、逛古镇、住农家、赶供会、看大戏、品特产、玩网购”七大活动的新格局,成为晋西北地区集文化博览、民俗旅游、商贸物流和“互联网+”于一体的标杆性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新闻媒体、摄影爱好者的到来,每年游客人数达6万余人,同时该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让更多的企业落户岚县,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目前,岚县面塑作品已经走出县外,推向全国。2017年面塑节期间,面塑艺人袁建华的一件作品被内蒙古师范大学以4000元价格买走,袁建华一年的面塑收入达40万元,像袁建华这样的艺人,全县有十多家,初步估算,仅2017年岚县面塑销售近千万元。

保护文脉,传承历史 让吕梁文化源远流长

传统文化是人民在历史长河中一点一滴形成的,保护和利用好这笔珍贵的文化遗产,对弘扬民族精神,建设先进文化,激发全社会共同守护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针对我市非遗项目传习点少、缺乏系统的整理记录、传承工作出现严重断层等现状,我市不断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积极建设传习点,全面铺开各项传习展示活动,交城、文水、汾阳等县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兴办专业的传习基地和传习点,大力开展展览、展演、培训等传习活动。中阳县设立了中阳剪纸传习所、武一生剪纸藏品博物馆,在4个乡镇建立了中阳剪纸传习室,县老年大学、中阳剪纸协会定期举办学习培训活动;文水县建立了文水公式子、桥头大鼓、麻衣仙姑等7个传习所,建立了吴村烙画葫芦、贤美牛肉加工技艺等3个生产性保护基地;汾阳杏花村汾酒集团在兴办旅游酒厂、汾酒博物馆的基础上,恢复建设的汾酒老作坊已投入运营,并兴办了“汾阳王府”传习基地。

同时,我市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挖掘整理和抢救性保护工作,以激活文化遗产。交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将基本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建立记忆项目名录,开展田野调查,走访了100多个村镇,采访200多人次,行程1000余公里,共征集实物300余件,普查文字记录50万字,拍摄图片3000余张,抢救了王村砂锅、阳渠柳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汾阳市为加大对磕板秧歌这一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组织专业人员集中半年时间对汾阳70岁以上的老艺人进行了走访调查,抢救保护了一批濒危消失的唱段,摄录了纪录片《寻访汾阳秧歌老艺人》,恢复上演了《卖绒花》《栏桥断》等一批思想性、艺术性极高的经典传统剧目,整修完善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乡村记忆展览馆,搜集陈展了600余件实物,抢救整理了1800分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数字资料,整理了34万字680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乡村工匠等乡土文化人才的记忆档案;文水县注重精神传承和价值引领,对文水长拳传承人左连通及磕板采茶调项目拍摄了珍贵的纪录片,出版了《文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文水锣鼓集成》《文水公式子》教材,极大的传承和保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在技艺传承方面,为了进一步继承和发扬我市传统民俗文化,弘扬工匠精神,我市组织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景区活动。2008年中阳剪纸艺术展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巡回展出,2013年起,中阳县在全县9所中小学开设了剪纸基础课程,同时编印了《中阳剪纸教程》初、中、高三套教材;从2015年开始,交口雅汇丝带绣合作社先后与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戏曲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合作,通过课堂进行刺绣培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培育传承人。

此外,为进一步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我市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力度,市文化新闻出版局组织了近20名专家学者编纂了《吕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荟萃》,吕梁日报、吕梁电视台、吕梁群众文化微信公众号、《屈源杂志》等媒体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全方位的宣传报道,我市开展的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活动登上了黄河新闻网等各大网络平台,营造了全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文化是一个民族活的灵魂,是民族存续的命脉所在。“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我市市委、市政府运筹帷幄,集全市之智、举全市之力、鼓全市之劲,不遗余力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推动吕梁文化继承创新、永葆芳泽,相信在这种精神的持续指引下,我市的文化事业一定会大放异彩,进一步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繁荣昌盛。

中阳县庞家会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艺术委员会命名为“华夏剪纸第一村”和“中国剪纸传承保护基地”的称号,为了推广中阳剪纸,中阳县通过举办国际、国内展览和参加部门主办的文博会、技艺大赛等开展交流推介活动。2014年,中阳县政府在朱家店村建设了开元剪纸文化产业园区,此项目已投资 近千万元 ,现有31家以剪纸为主的微小企业入驻,主要以中阳剪纸为主,结合中阳其它民间艺术品种,形成了一个集产业开发、加工销售、传播会展为一体的综合性场所,促进了中阳民俗剪纸艺术的发展,推动了中阳县经济的持续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