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为了庄严的承诺

——岚县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 马建生 梁海珍 牛艳飞

资产资源向攻坚聚集,政策举措向脱贫发力,干群精力向摘帽倾注。2018年是岚县的脱贫摘帽年,为了庄严的承诺——县委、政府始终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把脱贫摘帽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紧紧盯住55个村2.1万人的脱贫摘帽任务,对照退出各项指标,细化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措施清单,一项一项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全力攻坚,展现出一幅万众一心促脱贫的生动画卷。

补齐产业发展短板

岚县坚持把带动贫困户增收作为产业精准扶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经营主体创利和贫困户增收紧密结合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资金跟着农民走,农民跟着主体走,主体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产业精准扶贫新路子,实现产业兴旺发展、贫困户精准脱贫。2018年,全县投入产业扶贫资金1.38亿元,以“一村一品一主体”为抓手,以股份合作等紧密型利益联结为重点,创新经营模式,重点实施种植、养殖、加工、服务、旅游等产业扶贫项目357个,覆盖了所有行政村和贫困户,实现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协调同步和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的“双赢”目标。2015年以来,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3.18亿元,按照“22324”产业发展模式(“2”即县财政扶持贫困户2000元/人的产业扶贫资金;“2”即县财政扶持167个行政村20万元/村的产业发展资金;“3”即产业扶贫资金和产业发展资金入股新型经营主体,保股分红,连续收益三年;“24”即三年每人、每村按不低于入股资金的24%获得稳定收益),因村因户实施马铃薯种植为主,生态造林、生态养殖、生态旅游和小杂粮种植加工为辅的“一主多辅”脱贫产业,增加贫困户收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马铃薯产业形成了“土豆种—土豆花—土豆—土豆宴”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以上,覆盖全县所有乡镇和95%以上的贫困人口,人均增收1500元,被山西省政府授予“马铃薯基地县”称号。

落实脱贫攻坚举措

扎实推进易地移民搬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 “人、钱、地、房、树、村、稳”7个问题,统筹谋划,精准施策,把易地扶贫搬迁与城镇化建设相结合,在县城和中心集镇黄金地段建设集中移民小区,2016年移民人口全部入住,2017年、2018年移民人口已全部分房到户,居住在90个环境恶劣山庄窝铺的3496户11792名群众,搬出大山住进了环境优美、配套完善的县城移民新区,圆满完成“十三五”期间搬迁任务。实施产业发展扶持一批、土地流转增效一批、退耕还林政策补助一批、光伏产业保障一批、等“十个一批”后续产业扶持政策,每名搬迁人口享受1-2项扶持政策,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全力推进农超对接。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为依托,扎实推进电商扶贫。建成167个行政村村级站点,积极为贫困户提供接收、接送快递等服务。淘宝大学岚县培训基地建成启用,培训农民3600人次,其中贫困户800人次。积极联系电商企业与贫困村的贫困户签订了土豆购销协议,以高于市场价0.1元收购贫困户的土豆,仅2018年销售土豆8000多万斤。近三年,全县网购金额达9400万,农产品上线交易额37.6万,带动贫困户人均增收1300元。

切实加大金融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四位一体”扶贫小额信贷、户贷户用等模式,加大放贷撬动力度,扶持县内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和贫困户发展马铃薯种植,牛、羊、猪等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项目,推动企业壮大,带动贫困户增收,确保金融扶贫精准滴灌,累计发放扶贫贷款2.1亿元,带动贫困户4524户15834人。

开拓光伏扶贫新路径。采取财政奖补、帮扶支持、银行贷款、村级自筹等方式,实施贫困村光伏扶贫项目,建成12个总发电量18MW村级电站,1个30MW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惠及112个贫困村,3600户深度贫困户,每户平均受益3000元,走出了一条产业扶贫致富新路。

推进党建与干部帮扶。创新推行“党建+”、“公司+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支部+协会+基地+农户”等模式,推动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的深度融合,切实打通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采取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第一书记”驻村,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做到不脱贫不脱钩。全县167个行政村都有一名县级领导帮扶,县直机关驻村工作队全部选派单位科级领导担任驻村工作队长,带领1至2名工作队员组成驻村工作队,严格落实省办“一村一队、一队三人、五天四夜”的驻村工作要求。全县32名县级领导包联指导全县12个乡镇112个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4364名扶贫干部和167名第一书记实现了所有贫困村、贫困户全覆盖。

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开展脱贫攻坚“十百千”标兵评选表彰活动。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脱贫攻坚“十百千”标兵评选表彰活动, 在全县选树了60名“脱贫攻坚标兵”、100名“脱贫帮扶标兵”、1000户“脱贫致富标兵”,并召开表彰大会,充分发挥脱贫攻坚标兵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全县党员干部改进作风、扎根基层、全力以赴、奋力攻坚,进一步调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脱贫事业、主动作为、奉献爱心、合力攻坚,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自立更生、勤劳创业、主动攻坚,在全县营造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良好氛围,为全县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凝聚强大正能量。

实施奖补激励政策。制定出台《岚县外出务工人员技能提升奖补办法》,切实将外出务工人员奖补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对全县18—65周岁的农村户口外出务工人员凡与用工单位或个人发生用工关系、取得劳动报酬的经过本人申报、备案管理、实地调查、资格审核等程序严格核实,以户为单位,所有外出务工人员的务工总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的(含5000元)奖补200元,务工总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的(含10000元)奖补500元,县财政通过银行直接发放到申请奖补的外出务工人员银行账号。同时,开展“孝老爱亲”文明户奖励活动,鼓励农户老人子女争创“孝老爱亲”文明户,积极履行赡养义务,政府从“孝老爱亲”文明户奖励专项资金中给予相应奖励。以年计算,子女给父母赡养金1000元,奖励赡养金100元;子女给父母赡养金2000元以上,奖励赡养金200元。

扎实开展干部帮扶行动。在全县开展脱贫攻坚“百日决战行动”,深入开展“稳定增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干部帮扶、环境整治、扶贫搬迁、痕迹管理、社会帮扶、满意度提升”9大专项行动,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各项任务,切实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认可度。实施干部帮扶“掌握政策抓落实、落实制度抓帮扶、进村入户提三貌、搭建桥梁促就业、帮助收秋增感情、健全档案补漏洞、送上温暖献爱心”七大活动。同时综合运用宣传标语、电视专栏、微信平台、“送戏下乡”等多种形式,不断拓展宣传载体,多角度、全方位开展宣传,实现县、乡、村三级宣传全覆盖,努力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县电视台和岚县新闻等微信公众平台开办脱贫攻坚专栏,重点宣传扶贫政策、优秀扶贫干部、脱贫致富典型、乡村两级利用农村宣传员队伍、高音喇叭、宣传标语等方式开展宣传,让群众记得住、听得懂,不断提高群众知晓度和参与度。

扎实推进健康扶贫。以创建国家健康扶贫示范县为目标,全面落实省、市关于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帮扶工作要求,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三保险三救助”,即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补充医疗保险,保缴费救助、辅助器具免费适配救助、特殊困难帮扶救助。6.2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参加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创新健康扶贫“六大工程”工作举措,实施签约服务,建立医干帮扶责任体系;实施一人一策,建立精准识别动态管理体系;实施医药入户,建立三医一体机制;实施部门联动,建立政策覆盖体系,实施政府兜底,建立民生保障体系;实施医改优化,建立健康优先扶贫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难题。岚县的健康扶贫工作收到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务院扶贫办的通报表扬。

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全面落实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大学本科教育等各项扶贫资助政策,实现1.2万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坚决不让一个学生因贫穷而失学辍学。加大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开展吕梁山护工、农民技能培训,落实免费培训资金,优先保障贫困村贫困户需求,兑现贫困劳动力培训就业各项补助。开展职业指导、岗位收集、就业推荐工作,提升就业能力。全县累计培训护理护工2453人,1356人成功在北京、上海、广州、太原等地实现就业,人均年收入达到4万元以上。全县3.3万人通过提升技能实现就业,务工总收入达到3.5亿元,5000余户贫困家庭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贫困造血功能进一步增强。

全力落实兜底政策。把符合条件的贫困群众全部纳入低保和特困群众供养保障范围。深入推进“两线合一”,新增低保1687户3367人,做到应保尽保,2018年农村低保标准达到3744元。加大敬老院、幸福院、光荣院建设力度,最大限度对孤、残贫困人员实行集中供养、兜底保障。

构建生态扶贫新模式

探索生态扶贫新机制。深刻领会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生态战略思想,探索形成了合作社造林、合作社管护、林业资产收益等一系列生态扶贫新路子,实现了一个战场打赢生态、脱贫两场战役的“双赢”目标。全县成立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138个,贫困户参与度达到80%以上。累计投入1.32亿元,实施造林工程28.04万亩,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承建项目,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益增收,全县贫困人口人均累计增收5400万元。这一做法,得到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及山西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在此基础上,引导造林营林公司牵头,合作社组织,吸纳农民以林地、退耕还林地经营权等入股,发展以沙棘为主的经济林和以中药材为主的林下经济,盘活林地资源,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通过集体领办、土地流转、企业经营,使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实现了资源激活、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荒山增绿、集体经济“破零”的多重效益,贫困户户均增收5000元。

打造旅游扶贫新模式。紧紧围绕旅游开发促进旅游扶贫、旅游扶贫推动旅游开发的工作思路,充分挖掘岚县自然资源、人文历史、红色文化、特色餐饮等旅游资源,拓展群众增收渠道,发展旅游产业。探索形成“旅游+主导产业+文化+互联网”的旅游发展新模式,精心打造“中国·岚县土豆花风景名胜区”,成功举办了四届集特色产业、观光农业、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土豆花开了”旅游文化月活动,将马铃薯产业与生态旅游、特色餐饮、红色遗迹、非遗项目等县域旅游要素深度融合,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建设岚县土豆宴全国推广总部,大力推介108道土豆宴,通过岚城供会、白龙山旅游文化日等旅游文化活动,吸纳周边乡村的贫困人口参与,人均增收1800元。

形成齐抓共管脱贫氛围

创新机制高位推动。县级成立了岚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任总指挥,县政协主席、县政府分管县长任副总指挥的岚县脱贫攻坚指挥部,抽调30多名精兵强将组建了指挥部办公室,设立了26个“政策指导三人小组”和26个“督导整改三人小组”,乡镇设有工作站,明确扶贫专干,村有工作室,实行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包村干部、挂职干部“四支力量”全覆盖,实行县级领导包村、科级干部包户的脱贫攻坚帮扶责任机制,明确要求县级领导跑遍包联的所有村,科级干部跑遍包联的所有农户,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动,全方位、立体化脱贫攻坚领导责任体系。

资产资源聚集攻坚。坚持项目资金向脱贫汇合,政策举措向脱贫发力,干群智慧汗水向脱贫倾注,出现了全县上下抓扶贫、万众一心促脱贫的生动局面。调整了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大幅度增加扶贫投入,新增财力投入脱贫攻坚不低于50%,确保投入总量和增幅保持“双增长”。2015年以来统筹整合各类资金9亿元投入脱贫攻坚。其中,2016年统筹整合投入1.13亿元,2017年统筹整合投入2.46亿元,2018年统筹整合各类财政涉农资金3.2亿元,争取到过桥贷款1.489亿元,债券资金7040万元,为脱贫攻坚筑牢了资金保障。

积极推进社会帮扶。鼓励县内个体工商户开展“一对一结对”“手拉手帮扶”活动,参与扶贫济困、扶贫助学等活动。开展“我为脱贫做贡献”活动,动员广大干部职工、企事业单位为脱贫攻坚捐资,县委常委会人员带头捐资一个月的基本工资,其他县级领导每人最低捐助1000元,科级干部最低捐助500元,普通干部最低捐助300元。引导县内太钢、正利、昌恒等国有企业积极参与产业开发建设,围绕脱贫主导产业,发展壮大马铃薯种植、生态养殖、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带动贫困农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