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五个一”精准管控 “二维码”惠及百姓

——交口县创新“互联网+”推进脱贫攻坚进程的实践报告

□ 解德辉 王计军

交口县地处山西省中部、吕梁市最南端,1971年建县,总面积1259.9平方公里,县辖4镇3乡、95个行政村、381个自然村,总人口12.6万人。全县有49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8781户23840人,贫困发生率25.2%,是省定贫困县。截至2018年底,全县累计退出贫困村47个,减贫8471户23149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73%。在脱贫攻坚实践中,交口县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创新推行“一码清”管理,实现扶贫项目、资金、人员的全程在线管理,将责任、政策、工作精准到户到人。通过数据跑腿、数据管理,减轻了基层工作压力;通过据实比对、科学研判,确保了线下线上数据的真实精准;通过末端公开、数据公开,提升了脱贫攻坚工作的透明度,增强了贫困群众的认可度、获得感和满意度,初步探索并形成脱贫攻坚工作精细化管理的一条新路径。

一套程序建档,精准对象识别。严格贫困户识别标准和程序。先后开展了建档立卡精准识别、“回头看”、动态调整、常态化管理等专项行动,严格农户申请、入户核实、村内民主评议、乡镇审核、县级信息比对、村级二次评议、县级审定公告、信息录入等管理程序,有效降低错评率和漏评率,确保“应纳尽纳、应退尽退、应扶尽扶”。通过加强线上数据动态管理,筛选整改问题数据1.5万余条,确保线上线下一致,精准到村到户到人。

一把尺子衡量,精准项目入库。严格项目论证和入库流程,确保项目库质量。严把入库关口。实行“四个一”项目筛选机制:“一盘棋”谋划。严格对照“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和贫困县摘帽、贫困村退出、贫困人口减贫指标,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和“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要求,开学编制脱贫规划和项目计划,全县一盘棋、一张图;“一张清单”规范。列出入库项目要素清单,明确项目名称、项目类别、建设性质、实施地点、时序进度、责任单位、建设任务、资金规模、筹资方式、受益对象、绩效目标、群众参与和带贫减贫机制;“一套流程”申报。建立“村级申请、乡镇初审、部门联审、领导小组审定”项目申报流程,同时引进民意测评、专家评审和第三方评估,环环相扣,公开透明;“一个标准”衡量。申报项目凡缺乏扶贫功效、要素不全、民意测评不达90%者、未公开公示、未经专家评审者、绩效目标不明确的均不予入库。实行梯次入库管理。拟实施的项目经乡镇初审后进入申报库,经县扶贫办和行业部门预审后进入储备库,经专家评审论证、第三方绩效预评估后进入实施库,完成项目前期、承接落实资金后进入在建库,项目建成、验收交付后进入完工库,梯次跟进、分类管理。定期动态调库。根据工作进度、政策执行等情况,每半年对入库项目动态调整一次,对因客观原因无法实施的项目及时予以出库,拟实施新项目及时入库,确保项目成熟一个,入库一个、资金到位一个,建成见效一个。2018年全县累计申报项目882个,储备502个,实施379个,开工379个,完工350个,累计取消项目380个,确保了每个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精准度。

一个龙头放水,精准资金投向。建立项目、资金、绩效管理“三同时”制度。在申报项目的同时,确定项目绩效目标;验收项目的同时,验收项目绩效目标;申请资金拨付的同时,报告绩效目标执行情况,以绩效目标倒逼提升项目质量和资金效益。

建立事前、事中、事后“三评估”制度。聘请第三方机构全程指导,对所有项目入库前进行绩效预评估、项目实施中绩效分析评估和项目实施后绩效总体评估,确保项目实施科学、对标达效。建立分、筹、拨“三步走”资金管理机制。“分”即项目分级管理。根据项目性质、脱贫成效、缓急程度,按照A+、A、B、C四个等级,对所有入库项目进行分级标注,“一条龙”排序。将农村四好公路、安全饮水工程、危房改造、卫生室建设等脱贫摘帽关键指标全部纳入A+级,强力推进建设,硬性保障资金;对产业、就业、金融等方面补短板、强弱项的项目纳入A级,优先推进建设,优先保障资金;对巩固提升、同步小康类项目纳入B级、C级,根据项目成熟条件统筹推进、分步实施。对同类项目,根据绩效评价、带贫减贫规模进行“一条龙”排序,同一笔资金优先保障绩效评价高、带贫减贫范围大的项目。“筹”即多方筹措资金。脱贫攻坚以来,全县累计完成扶贫投入16.9亿元,完成10大类200余个重点项目建设。在财政投入、村企结对、社会帮扶的基础上,创新推进了“5+3”金融扶贫模式,累计发放金融扶贫贷款10.1亿元,其中小额扶贫贷款2.1亿元,带动贫困户6823户18422人,形成多条渠道注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资金保障机制。“拨”即规范资金拨付。按照“一年总安排,资金总下达”的原则,明确资金拨付进度,实现项目和资金的精准匹配、闭环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等工程类资金根据项目进度分四次拨付,在经过招投标程序,签订施工合同、实际开工后,预拨合同价款30%,主体完成后付30%,竣工验收后付35%,项目运行一年无质量问题再拨付5%的余款;产业奖补、政策补贴和托底扶贫项目按“一卡通”程序,分期分批直接打卡到户。其中产业扶持资金分两批拨款,项目确定并启动后拨50%,年终项目验收后拨付50%,今年全县整合投入各类扶贫项目资金2.17亿元,支持率95%的以上。

一个平台监控,精准考核问效。开发“互联网+”扶贫项目库及资金管理系统,项目库全过程痕迹化管理,在线实时跟踪。项目进度在线跟踪。将所有项目申报入库、公示公告、项目实施、项目验收、运营管理等各环节数据资料全部上传,设置各环节办结时限,开通系统自动预警功能,实时监控、高效管理。资金进度在线跟踪。财政部门负责在线填报扶贫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实施实时监控。对批准后60日内未开工且无正当理由者,一律收回资金,依照项目库项目排序情况自动滚动安排到下一个项目,有效解决了扶贫资金“趴在账上睡大觉”的问题。绩效目标在线跟踪。项目单位、第三方中介实时反馈绩效目标执行情况,并上传相关证明资料,财政、扶贫部门在线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督促纠正。对问题严重者,及时收回或暂缓拨付财政资金。履职情况在线跟踪。开通手机APP系统,对各级责任人工作情况,实施全程记录留痕。项目责任单位及财政、审计、纪检监察、检察院等监管部门,实现互联互通,随时调阅资料,随时监控进度,杜绝了暗箱操作。

一码到村到户,精准贫困退出。在“互联网+”扶贫项目和资金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延伸开发“幸福交口二维码”脱贫摘帽退出监控平台,以国家扶贫数据库和县扶贫项目资金库相关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提取,归类分析,自动生成一乡一码、一村一码、一户一码,将所有脱贫退出指标完成情况及扶贫项目、扶贫资金、扶贫政策到村、到户情况,在互联网上一码呈现,一码清底。其中,贫困户二维码中,设置三大模块:一是贫困户家庭信息。具体包括户主及家庭成员姓名、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致贫原因、进入和退出贫困户时间等;二是户退出指标情况。具体包括各项收入情况、教育情况、住房情况、医疗参保情况等;三是帮扶措施落实情况。主要包括受益项目、1+N保险、小额信贷、各类涉农惠农政策等落实兑现情况。贫困村二维码中,主要体现村情概况、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人均收入等退出指标完成情况、已实施重点项目情况,同步小康规划,同时链接各户情况。乡镇二维码中,主要体现镇情概况、各项软硬件指标完成情况、已实施重点项目情况,同步小康规划等,同时可链接各村情况。通过建设扶贫“幸福交口”一码清平台,让脱贫攻坚责任、政策、措施“三落实”到村到户、一目了然,提升了群众对政策知晓度、脱贫认可度和帮扶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