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精准脱贫

石楼县甘河村:在贫困村提升工程中奋力摘掉“贫困帽”

本报讯 (记者 马龙 通讯员 李晶晶)脱贫攻坚工作是当前工作的重头戏。但怎样摘掉贫困村的“贫困帽”?这也是基层一线民生的重头戏。

石楼县龙交乡甘河村,过去抬头望去是满眼的荒山。这些有着20年秃顶历程的荒山野坡,在3年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奋战中,披上了“绿装”。龙交乡党委政府、县扶贫办以抓铁留痕、踏雪留印的精神,让这个出了名的贫困村退出了贫困线,秘方又是什么?

过去的甘河村,要养育一方人谈何容易?山大沟深,交通闭塞,满目光秃的山岭,遍坡的石头,村民行路难、增收难……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这是曾经甘河村的真实写照。在这片热土上,贫困群众一直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随着大量年轻人涌入城市,甘河村常驻人口越来越少,留守村中多是老、弱、病、残、幼,在个别村民组甚至出现了“人去村空”的情形。由于劳动力不足以及资金的大量外带,甘河村抛荒弃耕问题日益严峻。

“曾经的甘河村穷得让人揪心,现在的甘河人欢天喜地迎来致富新天地,两相对比真是天壤之别!”甘河村第一书记崔慧飞直白的语言透露出甘河村让人惊喜的新变化。

那时,通村的道路基本是土路,村民要去城里赶集,他们站在山上,远远就能看到街道的房屋,但绕过好多弯才能进城。村里群众居住土窑洞,又小又窄又黑。有的农家,几代人挤在一个炕上。大多数农家没有单独的厕所,厕所和猪圈混在一起,外出务工的小伙带着远方的媳妇回家过节,很多都是因为受不了村里脏乱差的环境连夜赶回城里的。

“精准扶贫重在精准贵在精准,发展才是精准之要害,因地制宜的产业化扶贫才是关键。”崔慧飞告诉记者。驻村工作队进村扶贫以来,把原本沟壑纵横的耕地全部平整成梯田和沟坝地,现在3000亩梯田和1600亩沟坝地是甘河村的主要粮仓,村民们主要种植玉米和小杂粮,平均年产玉米400万斤、小米40万斤。

村支书党瑞平亲历和见证了甘河村在脱贫攻坚路上,贫困群众写在脸上乐在心里的点点滴滴变化。这个村里曾经死气沉沉,留守在家的妇女们每天都是在地里干活,灰头土脸的,现在却不一样了,腰包鼓了,也知道花钱打扮自己了。村里的老老少少几乎是一天一套新衣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村民们的生活细节足够说明大家在脱贫攻坚路上改善后的系列变化。

“当前,我们所见到甘河村最大的变化是留得住人了稳得住人了。”乡里分管甘河村扶贫工作的李连如是说,随着国家政策、项目、资金的倾斜扶持,干部联乡驻村和精准扶贫的深入推进,甘河村基础设施建设补齐“短板”,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给我们把出村的路通了,山上也给接了自来水,戏台子也建起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里人的精神面貌也大变样了。”谈起甘河村的变化,党瑞平情绪有些激动。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事在人为。

这几年,随着塔子上到后甘河6.5公里的公路体质增效项目实施完成,甘河山不再高,路不再遥远,沿着蜿蜒曲折的山间公路行进,一条平坦的水泥公路,把山上山下连成一片,从村道延伸到农户家门口。

路通了,商机就来了。甘河村新建村集体经济道车沟养猪场,采用贫困户入股与大象集团合作的模式发展肥猪养殖,该猪场带动23户贫困户脱贫,每年给村集体交纳30000元管理费。与此同时,后甘河村的致富带头人张永明修建了一座种猪场,以贫困户入股的模式发展生猪繁殖,带动12户贫困户脱贫,每年给村集体交纳20000元管理费。村民们在看到经济效益后,纷纷加入合作社。

2017年,甘河村人均收入达到3800元,实现了如期脱贫。几年时间,甘河村摘掉了“贫困帽”,实现了有学上、有医疗保障、有文化活动场所、有稳定收入来源,极大地提振了全村干部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决心。

“在村里的老人也可以参与合作社的劳动,在家门口赚钱,心理甭提有多高兴了。”今年七十多岁的张大娘满脸喜悦地告诉记者,村里的土地流转后,原来荒废的土地一下子成为了致富产业,这对于外出打工的村民来说更加安心。

脱贫摘帽只是初步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基础仍很脆弱。要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消除绝对贫困,仍然任重道远。面对留守的老百姓,甘河村深入开展脱贫致富行动,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将弱势转变成为发展优势。

记者了解到,接下来甘河村将大力发展村集体合作社,促进土地高效流转,为入社农民带来了租金和土地入股分红收入,更带来了就业机会。

对甘河村来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