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精准脱贫专刊

兴县农委

订单收购助力精准脱贫

本报讯 (记者 冯凯治 通讯员 张亚东) “卖粮不方便、增产不增收”,一直是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主要问题,也是制约贫困山村农业发展的难题,去年以来,兴县农业委员会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大力推广订单农业,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互利双赢的良好成效。粱峁起伏、高山环绕的蔡家崖乡温家寨村,是个纯农业村,村民们主要靠种植杂粮为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气候特征,使这里的杂粮品质优良、口感独特,但由于交通落后通讯闭塞,好产品卖不上好价钱,农民为了卖粮不仅需要付出很长的时间而且要付出很大的运输成本,兴县农委驻该村扶贫后通过实地调研结合当地实际与兴县龙头企业协调推广订单农业,解决群众卖粮难题的同时满足企业市场需求。

温家寨村的种粮大户温喜迎,去年种了8亩绿色谷子,秋收刚刚结束,订单回收企业就找上门来按照高于市场价5分钱收购了他家的谷子,这让老温两口子非常高兴。“我们村里交通不方便,以前卖粮比较困难,去年县农委安排企业上门收购了我们的谷子,而且还高于市场价5分钱,我们非常高兴。”面对记者采访的温喜迎脸上溢满了笑容。

像温喜迎一样,48岁的温吞全也在春季与山西清泉醋业有限公司签订了高粱种植合同,颗粒归仓山西清泉醋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找上门来准备回收他家的高粱。

温家寨村也是兴县农委的扶贫点,像温喜迎、温吞全一样全村42户贫困户,162人得到了这一惠民政策带来的实惠。同时,兴县山花烂漫有限公司按照兴县农委的要求,高于市场价5分钱收购谷子,也为了助力精准脱贫,担当企业社会责任。

2018年是兴县农业大丰收的一年,通过政府以新品种、新农资、新技术方面的扶持,全县共发展绿色谷子基地11万亩。有机谷子1万亩,绿色红芸豆10788亩、绿色高粱8800亩、绿色优质马铃薯54000亩,并且谷子亩产达到700斤、高粱亩产达到1000斤、马铃薯亩产达到4000斤,要让老百姓把这么好的收成变成增收,目前就是要抓好订单回收。兴县农委主任张建兵说,订单种植、定期回收,加上5分钱的优惠,不仅破解了供需矛盾,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同时也满足了企业的市场需求,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互利双赢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