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用北航精神决战攻坚 靠北航实力决胜脱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定点扶贫中阳县脱贫摘帽的基本经验

□ 白庆春 任勤顺 王肇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是中央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根据中央统一部署,2015年12月起北航定点扶贫吕梁市中阳县。中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三年多来,北航党委带着对老区人民的深情厚谊,带着“老区不脱贫,北航不脱钩”的郑重承诺,与中阳县通力协作,坚定信心、勇于担当,精心组织、精准作为,切实增强做好定点扶贫的责任感、决胜脱贫攻坚的使命感,把帮扶责任扛在肩上,把帮扶任务抓在手上,将北航空天报国的红色文化和吕梁革命老区的红色传承高度结合,将北航技术人才优势与中阳自然资源优势深度融合,探索出高校特点和扶贫规律相一致、高校优势和贫困实际相结合的定点扶贫“北航样本”,谱写出“情系老区助脱贫,真帮实扶惠万民”的新时代定点扶贫新篇章,在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教育扶贫、人才扶贫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中阳县实现脱贫摘帽作出了积极贡献,为全国高校定点扶贫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案。到2017年底,中阳县贫困村由37个减少至2个,建档立卡贫困户由7969户20918人减少至345户714人,贫困发生率由20.5%降到0.7%,2018年8月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成为全省首批脱贫摘帽的3个国定贫困县之一。总结北航定点扶贫的创新实践,其主要做法和基本经验是:

一、以“红色+帮扶”为引领,健全定点扶贫新机制,发挥抓党建促脱贫的突出作用

吕梁是晋绥革命边区首府所在地,北航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吕梁革命老区的红色传统与北航空天报国的红色基因一脉相承。北航在定点扶贫实践中,紧紧抓住“红色基因结对、倾力定点帮扶”的革命传统,心系红色基因,倾情革命老区,担当定点帮扶政治责任,发挥高校示范带动作用,探索老区精准扶贫新路,创造了围绕“红色基因”传承抓党建促脱贫的范式。

在传承“红色基因”中担当助力革命老区精准脱贫的政治责任。北航与中阳结成定点扶贫单位后,校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扶贫思想为根本遵循,坚持把定点扶贫作为最大政治任务,纳入党委议事日程、列为部门职责之要,自觉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定点扶贫,增强担当意识、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领导责任,建立了校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组织机制、“一把手抓第一民生”的领导机制、推进帮扶任务检查督查机制和每年投入60万元专项经费保障机制。建立了校党委副书记任组长、17个机关部处和直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机制,确保了对定点扶贫的坚强领导。校党委常委会9次专题研究定点扶贫,党委书记曹淑敏、时任党委书记张军等校领导先后11次、累计15人次赴吕梁调研指导。17个成员单位负责人每年至少一次到中阳调研帮扶,每年超过500名师生校友到中阳县7个乡镇开展帮扶。两名挂职副县长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李建伟同志动员师生校友募捐20万元带领6岁留守儿童许乐乐赴京治疗唇腭裂、带领乐乐奶奶进京治疗胆囊癌,苏睿同志联络校友资源创建北航中汇科技孵化器解决600余人就业增收问题。这些求实务实之举付出的是艰辛、赢得的是民心、收获的是信任,为校地合力攻坚贫困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受到当地干部群众普遍好评。

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弘扬吕梁精神与北航精神。吕梁精神是吕梁儿女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伟大精神,北航精神是北航人空天报国的使命担当。北航党委坚持把吕梁精神和北航精神高度融合, 自觉把这两种精神用于倾全力做好定点扶贫工作、让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伟大实践,秉承“托得住、信得过”的作风,秉持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能力,在帮扶实践中传承对党绝对忠诚的红色基因、坚决贯彻党中央定点扶贫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发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高举改革创新的大旗、坚持依靠创新帮扶机制和方式走在前做表率,坚持实干是最管用的领导方法和最过硬的领导能力,发扬“钉钉子”精神狠抓工作落实,让吕梁精神和北航精神贯穿定点扶贫的全过程、各方面,成为最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合理确定定点帮扶目标。蓝图决定前途。北航党委把明确指导思想、制定总体框架、推进战略谋划作为做好定点扶贫的首要环节,组织多学科专家到中阳县深入调查、座谈讨论、组织论证,制定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定点扶贫工作规划(2016-2018年)》,确立了教育、科技、产业3大领域60余项定点扶贫中阳的目标路径;制定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吕梁市人民政府战略合作协议》等6个校地合作协议,确立了全方位帮扶吕梁转型发展的行动纲领。为了确保规划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确保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扶到家户,校地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一年一个计划抓落实,明确了三个年度定点扶贫的目标、重点、要求和措施,以“村不出列不罢休,户不脱贫不撤岗”的责任担当,描绘了不愧对吕梁红色土地、不愧对吕梁人民期盼的目标规划。

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群众富不富、关键在支部。阳坡村是北航的定点帮扶村,全村231户626口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5户253人,常住人口160人多为50岁以上的老弱病妇,三分之一的村民收入不足2880元。北航两任挂职第一书记梁帮龙、冯维成驻村后,以抓党建、强支部为切入点,以抓党建、领脱贫、保稳定、促发展为主基调,发挥“两委”主干、致富能手、党员骨干三支队伍的带头作用,在开展中阳特产北航义卖活动、设立北航超市中阳特产专柜、成立阳坡村惠阳合作社、研发“核桃碎皮机”以及加工“北航坨坨”电子产品、成立阳坡村集中养老看护中心方面,精准施策出实招,精准帮扶下实功,既让村里的核桃产品不愁销路、加工增值,每斤核桃增收6元,又让村里的17名70岁以上贫困老人不愁吃不愁穿,使一度被评为“软弱涣散”的党支部,成为带领群众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2018年7月,阳坡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减少至1户2人。

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凝聚校内外一切帮扶资源力量。北航积极统筹校内外一切资源和力量投身扶贫,倡导在校师生和校友企业争做定点扶贫中红色基因的传播者和践行者,组织各院系师生奔赴定点扶贫战场、心怀感恩献智出力,组织100余位校友企业家3次开展中阳行活动,立足岗位、回报老区,成为推动定点扶贫圆满完成的“生力军”。

二、以“产业+帮扶”为重点,探索产业扶贫新途径,发挥抓产业稳脱贫的支撑作用

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是“五个一批”精准脱贫的重要方法,是增加贫困户收入和减少贫困人口数量的重要举措。实施精准扶贫必须抓实产业扶贫这个根基。北航依托自身拥有的人才、技术优势,发挥高校独特的“智囊团、思想库”作用,以产学研一体化结合牵引中阳县乃至吕梁市产业多元化发展,探索出较具特色的产业精准扶贫模式。

创建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模式,积极助力“数谷吕梁”建设。时任校党委书记张军院士带队出席第一届“数谷吕梁、智赢未来”大数据论坛,校党委曹淑敏书记带队出席吕梁市大数据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大会,并担任吕梁转型发展顾问。赵沁平院士担任“吕梁大数据发展首席科学家”,王浚等5名院士担任吕梁转型发展顾问。北航继续教育学院与吕梁职业技术学院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帮助吕梁培养产业转型的大数据、云计算人才。吕梁硕为思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招聘安排40余名员工就业,年内可安排200人就业,助力吕梁未来三年成为国内一流的大数据人才培养基地,实现“挖煤”到“挖数据”的跨越性转变。

创新了培育技能型就业服务模式,积极助力打造“吕梁山护理护工”劳务品牌。“吕梁山护理护工”是“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精准脱贫成功经验,北航积极学习推广,设立了“北航-中阳定点扶贫服务站”“吕梁山护工北航服务站”,输送263名吕梁农村妇女在北航及其周边从事保姆、家政、护工服务,人均月收入4000元以上,仅中阳籍的就有110人。王四珍在北航两位老教授家的保姆服务,赢得“勤俭勤快、干净利落、正直善良”的评价,得到“感恩吕梁人”的锦旗。

创新了农特产品市场销售模式,积极助力中阳农特产品进高校。北航依托校院数万师生消费市场,坚持线上线下,强化电商合作,运用“订单帮扶+消费扶贫+电商扶贫”模式,开展中阳特产爱心义买活动,创建中阳特产扶贫公益电商平台,设置中阳特产超市专柜,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进社区,推动中阳小米、核桃、枣夹核桃、小杂粮等农特产品进高校、进食堂,拓展了中阳农特产品稳定销路。2018年7月,中阳县正式被商务部批准为“电子商务进农村全国示范县”。

创建了种养加产业发展模式,积极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中阳县下枣林乡阳坡村是北航的定点帮扶村。针对该村种植业薄弱、加工业缺少、增收门路狭窄的实际,北航积极探索种养加产业发展模式,重点发展了4个特色产业:发展泰椒种植业,组织村支部、校友企业与7户农民成功合作试种50亩泰椒,每亩增收可达3000元。发展有机肥生产,2018年上半年建成阳坡村有机肥厂,年生产能力2万吨,实现村集体经济保底收益6万元。发展黄粉虫养殖业,以每户2孔窑洞养殖700盒为单元,运用“政府+北航+公司+农户”养殖模式,按照政府补贴7000元、北航补贴500元、公司补贴3000元、农户投资1000元的办法,引领7户农民在家养殖黄粉虫,每月户均增收3000元左右。发展电子产品加工业,投入20万元产业扶持专项资金,成立阳坡村电子产品村级加工点,带动51户114名贫困人口家里加工北航校友企业的电子线圈,按照每个产品企业支付0.17元、北航补贴0.13元的模式,加工一个电子线圈增加收入0.3元,贫困户坐在炕头、动动手指,每月人均收入可达1000—3000元。阳坡村民亲切地把电子线圈称为“北航坨坨”。北航在中阳县已建5个电子元器件村级加工点,预计带动300多名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加工电子产品,每月收入2000元左右。

三、以“科技+帮扶”为载体,发动科技扶贫新引擎,发挥抓科技带脱贫的驱动作用

围绕转化一批科研成果、落地一批实用技术、带动一批重点企业、解决一批劳务就业的科技扶贫目标,北航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最大优势,把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与脱贫攻坚第一民生工程深度融合,把精准扶贫的精准化理念、目标、路径转化为科技扶贫带动脱贫主体、技术、方法的精准化实践,探索出以科技扶贫新引擎驱动精准脱贫的新路径,在攻克破解中阳县重点产业转型升级上取得了拓展就业空间、实现增收致富的双赢效果。

开创了“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新局面。创建了吕梁市北航中汇科技孵化器并被评为“山西省省级众创空间”,创建了中阳创业创新示范园、全省第一个数字媒体服务外包和大数据人才培养产业基地,中阳县成为“吕梁市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县”“山西省省级双创示范县”。

取得了科技型企业带动转型发展新进展。引进了硕为思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等6家北航校友企业;吕梁航电新能源有限公司作为第一个进驻企业,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和服务业,吸纳就业人员500多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0人,人均月收入2000元以上。

取得了企业技术创新新突破。中阳钢铁公司是带动一万多人就业的最大民营企业,针对该公司转型提质遇到的核心技术瓶颈,建立了北航-中钢转型升级技术研发中心,组织材料、能源、机械、信息、管理等学科专家深度对接,申报5项专利,在钢渣熔铸技术开发、高炉喷煤枪高寿技术开发等7个领域全力合作攻关,由北航校友企业投资1000万元、总投资5000万元的山西阳坡塔新能源有限公司金属磁粉芯、铁氧体项目已签署合作协议,投产后可创造300个就业岗位。

形成了污染防治攻坚新路径。针对农村畜禽粪便和垃圾污水处理问题,校友企业北京耕耘金谷农业科技公司争取1000万元省级专项资金,建立了中阳县暖泉镇有机肥厂,实现了垃圾粪便处理、有机肥料加工、优质泰椒种植“三位一体”循环利用,不仅每年解决4万吨农村固体垃圾、2万吨废液的有效处理,而且带动645户贫困户每亩泰椒增收3000-4000元,带动15个村集体经济破零。

取得了核桃产品技术攻关新成果。针对核桃脱壳环节效率较低问题,投入20万元,由北航机械学院机器人所研发出两代“核桃碎皮机”,用“核桃碎皮机”脱壳的核桃,外壳碎裂,内仁完整,可使核桃仁整仁率达到99%。

四、以“教育+帮扶”为抓手,创建扶贫扶志扶智一体化模式,发挥贫困群众强动力勇脱贫的主体作用

贫困群众文化技术匮乏是致贫的突出短板。在精准扶贫中单纯改变基础生产条件,很难达到彻底摆脱贫困的目的。实现精准脱贫,必须坚持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提高贫困群众依靠文化技术的脱贫能力,激发贫困群众依靠自己努力改变命运的内生动力。北航抓住贫困群众既是对象更是主体这个脱贫攻坚的主要矛盾,创新机制,改进方式,以自身教育资源优势弥补群众文化技术短板,以注重“输血”帮扶转为强化“造血”机制,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一体推进,“富口袋”与“富脑袋”齐抓并进,积极探索“救济式”扶贫转为“开发式”扶贫的帮扶机制,对中阳县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帮扶与智力支持,形成了干部轮训、群众技训、教师集训、支教实训为一体的教育精准帮扶方式。

创新党政干部轮训方式。在吕梁市委党校举办北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培训班,对学校54名分党委书记和党群部门负责人、34位海外归国青年拔尖人才专题培训一周,提高学校县级以上领导干部研究攻坚问题、解决攻坚难题的能力。举办“中阳大讲堂”全员培训中阳县622名科级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举办中阳县党政干部北航培训班,脱产培训全县200余名正科级以上干部、80余名政协委员和统战干部,提升基层干部懂扶贫的能力、会帮扶的本领、作风硬的责任,为中阳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培训了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干部队伍。

创新贫困群众技能培训方式。发起“中阳护工北航千人就业培训工程”,积极推进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对农村妇女进行职业培训、让农村妇女拥有一技之长,并将培训合格的护工输送到北航社区就业。

创新教师能力集训方式。举办暑期中阳教师能力提升班,由北航实验学校、北航幼儿园分别对全县600名初高中教师、400名幼儿教师进行全员业务培训,让中阳教师从对标首都一流教学的切身感受中,对贫困县教育工作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学到理念、掌握方法、增强自信。

创新支教帮扶方式。组建研究生支教团,先后选派9名研究生对阳坡塔学校支教一年;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中阳团,先后有30多支大学生社会实践队赴中阳县开展短期支教和社会实践活动;组织“手拉手共建校”活动,北航实验学校与中阳一中、三中和北街小学建立校校合作机制,采取选派北航实验学校中阳实践团、开展中阳中小学师生空天文化冬令营等方式,不断加强中小学师生互访和教科研互动,2018年暑假举办的北航-中阳学生综合素养拓展培训班,北航师生结对培训中阳100名小学生,取得家长点赞、学生受教的综合效果。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和庄严承诺。北航定点扶贫中阳县脱贫摘帽的创新实践,特别是以“红色基因结对、倾力定点帮扶”总基调为引领,在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教育扶贫等方面创建的好机制、创造的好方式、创新的好模式、取得的好成效,对于高校定点扶贫工作提出了科学的思路、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对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对于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具有许多有益启示。

启示一:做好高校定点扶贫,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北航定点扶贫中阳县,之所以在两年半时间里如期完成任务、推动脱贫摘帽、取得显著成效,关键在于加强了校党委领导、建强了村支部班子、选强了挂职干部、配强了第一书记,确保了定点扶贫工作的坚强领导。面对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时代要求,高校在包县扶村的实践中,首要的是必须把加强党对脱贫攻坚的全面领导,作为做好定点扶贫工作的最大优势和根本保证坚持好、贯彻好。

启示二:做好高校定点扶贫,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是核心要义。精准扶贫是为了精准脱贫,精准脱贫关键在找准路子。北航发挥人才技术教育优势,因人因地精准施策、分类下足绣花功夫,围绕促进有效增收主打产业扶贫攻坚战,支持阳坡村建起有机肥生产、泰椒种植、黄粉虫养殖、电子产品加工等贫困人口能够收益的产业,让产业扶贫项目成为群众精准脱贫的动力之源;围绕不落下一个贫困群众主打重点扶贫攻坚战,以干部轮训、群众技训、教师集训、支教实训等特殊办法,加强点对点帮扶,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对劳动能力强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建立集中养老看护中心实现基本生活兜底保障;围绕区域发展中如何减贫主打补短板攻坚战,以科技人才驱动激活精准脱贫动力,对中阳县乃至吕梁市加大创新驱动支持力度,补齐“双创”示范等转型发展短板,夯实精准扶贫的区域发展基础。这种以致贫原因、贫困类型为据精准实施帮扶措施的做法,是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坚决贯彻和鲜活运用,是对“扶持谁”“怎么扶”基本问题的创新性回答和创造性实践,对高校定点扶贫具有普遍性意义。

启示三:做好高校定点扶贫,加大内生动力培育力度是决定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和引导他们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实现精准脱贫,贫困群众首先要有“弱鸟先飞”的内在动力,扶志和扶智就是强化内因、激发内力,没有内在动力,外部帮扶再多也不能从根上解决问题。北航创新改进帮扶方式方法,以“教育+帮扶”为抓手,将扶贫同扶志扶智一体推进、一体发力,培训农村妇女从事保姆、家政、护工服务的能力,培训贫困户掌握“北航坨坨”电子元器件加工的技术,阳坡村半身瘫痪的贫困户刘福生在轮椅上每天加工“北航坨坨”100个增收30元,身患癫痫的贫困户许小宏每天加工“北航坨坨”300个增收90元。实践证明,北航的做法,抓住了培育贫困群众基本技能、激发贫困群众内在活力、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的本质东西,实现了让贫困群众靠自身奋斗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的统一。

启示四:做好高校定点扶贫,凝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是有效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事业”。北航担当定点帮扶政治责任、坚持校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做法,创新定点帮扶组织机制、调动校内一切优势力量合力攻坚的做法,创建帮扶资源整合利用机制、动员国内外校友企业家积极参与扶贫事业的做法,创建校地战略合作机制、坚持依靠创新驱动实现精准脱贫的做法,是一条可借鉴可推广可复制的重要经验。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必须是“谁的孩子谁抱”,强化帮扶责任,加大帮扶力度。高校参与定点扶贫,是履行职责的必然要求,是服务社会的具体实践。高校如何最大限度发挥科技、学科优势,化弱项为强项,化劣势为优势,在定点扶贫中用有限力量创造最好成绩,就是要像北航那样,动员和凝聚校内外一切力量广泛参与扶贫事业,营造倾力定点帮扶的大格局大氛围。

启示五:做好高校定点扶贫,发挥人才优势是重要支撑。人才资源优势是高校的主要优势。人才技术匮乏是贫困乡村致贫的突出短板。高校实施精准扶贫,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北航把人才第一资源支持帮扶放在定点帮扶的首要位置,建立健全了学校主要领导和两院院士担任吕梁转型发展顾问的专家智库机制、优秀干部常年驻县的挂职帮扶机制、重点学科杰出专家学者直接对接产业发展的技术帮扶机制、300余名各专业本硕生定期实践服务机制以及校友企业家与当地企业联手合作机制,将学校人才资源优势全链条整合用于定点扶贫,充分发挥了高校“人才高地”“知识高地”精准扶贫的带动支撑作用。实践证明,人才在哪里聚集,财富就在哪里聚集;谁拥有的人才多,谁的发展速度就快、脱贫进度就快。高校参与定点扶贫,就是要像北航那样,“输血”与“造血”并重,建立校地之间人才交流与合作机制,畅通智力、技术、管理要素下乡帮扶通道,鼓励更多人才投身扶贫事业,推动各类人才流向定点帮扶区域,发挥高端人才对精准扶贫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