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乡村振兴

沉睡资产焕生机

——离石区信义镇康家岭村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调查

□ 本报记者 白丹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来,离石区信义镇康家岭村把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本着“尊重历史、兼顾现实、程序规范、一人一处”的原则,坚持问题导向,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在增加村民收入上出实招,走出了一条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康庄大道”:集体产业发展有创新,基础设施服务强改善,村民生活水平步步高。

清产核资 摸清家底规范管理

康家岭村离城区约26km,属插花贫困村。土地肥沃,水源丰富,环境优美。小吴公路(小神头到吴城)、小西公路(小神头到西华镇)穿村而过时,支村两委就发现创新发展土地资源给村民们带来的收益,并多次召开村民大会商议如何在本村劳动力不强的情况下,让闲置的土地资源活起来、转起来,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2018年祁离高速再次途经该村时,支村两委抓住有利时机,争取村民的同意与理解,开始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之路。

清产核资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前提与基础。全村总面积16000亩,其中耕地1400亩、林地8600亩,其余为荒山荒坡地。主导产业为种植业,共有1257亩,其中玉米502.8亩、薯类38.5亩、杂粮715.7亩、林下中药材110亩,村集体年收入3万元,均为租赁集体土地的财产性收入。清产核资时,对集体全部资产、债权、债务进行逐一盘点核实,对于利益相关人全部一一见面核实,在群众及债权债务人无异议后才登记清算。成员界定时,根据成员认定“六准、六不准”的决议,让全村老百姓进行讨论,如没有异议,在表决表上签字按手印确认,再逐户摸底,入户确认,无异议后户主在信息表上签字认可,摸清了集体家底,有效解决了家底不清、产权不明等问题。

量化到人 让农民真正受益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来,康家岭村不等不靠,先试先行,典型带动、稳妥推进、动真碰硬,下决心做好新时代保障农民财产权益的大变革,2018年11月全面铺开改革,民主选举出村、组产权制度改革领导组和工作组。领导组组长由支部书记担任,成员由支、村干部组成;工作组成员由德高望重、熟悉情况、精通业务的党员和村民代表组成,每个群众都有话语权,最大程度听取民意,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决权、监督权,引导群众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监督改革。领导组、工作组、村民代表还分层次开展讨论,邀请信义镇主要领导对村情、民情、政策、发展前景等逐一分析研判。确定“三转两化一联建”改革思路与“四动五步六公示”改革方法。

改革思路——“三转两化一联建”:“三转”即土地整体流转、劳动力整体流转、农业产业整体转型。“两化”即生产经营企业化、生活方式城镇化;“一联建”即村企党组织联建。

改革方法——“四动五步六公示”:“四动”指:“租赁农民土地,泰瑞农场动起来;增加农民收入,男女劳力动起来;发展农牧产业,公司加农户动起来;改善农民生活,便民工程动起来”;“五步”指“清产核资、成员界定、资产量化、股权设置、登记注册”五个步骤;“六公示”指重点环节、主要事项等至少六次通过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表决,张榜公示。

在康家岭村全民参与改革过程,全程“晾晒”改革进度,全面把关改革程序。工作全部完成后,经村民代表会审核通过,填写公示,确保不漏一人,不多填一人,分类施策、因人制宜,逐户逐人甄别。股权量化设置方面,所有经营性资产量化100%在成员名下,分配至户至人。资产量化方面,将现代公司运营体制引入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登记注册由村民、支村两委、公司等共同完成。量化到人,让农民真正受益。

创新发展 做大做强集体经济

回首过去几年,康家岭村人均收入不断攀升,经济收益十分可观。随着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实施,在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早日实现农村在城市化进程、巩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保障农民合法经济权益、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维护农村稳定等方面探索出一条符合本村实际发展的新路子。

为实现共同富裕,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形成“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下一步该村计划探索在保本的前提下,实现村民收益最大化——计划修建一处1000平方米的养殖基地。模式是基础建设、自筹资金、将来维修等全部由牵头人负责投资,建成后村民可入社养殖,如一头驴1万元,牵头人投资7000元,村民投资3000元,养殖三年后出售这头驴可卖3万元,减去人工费、饲草费、医药费等开支1万元,剩2万元纯收入,牵头人分利1.4万元,村民分利6000元,这种合作社模式将给村民随时进出提供便利,并能把基础设施管理好、维护好,不存在为修不起圈、养不起牲畜的事情而发愁。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给康家岭村民带来了真正看得见、用得上、拿得到的实惠,村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倍增,康家岭人过上了“租金薪金股金多渠道收入,农民市民股民同富裕待遇”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