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离石旱船秧歌喊老“艄公”开船

□ 本报记者 冯海砚

旱船秧歌是每年春节、元宵节离石及周边地区必不可少的民间文化活动。为了让年味更浓,让老百姓尽享民俗“文化大餐”,春节临近,离石区信义镇召集各村群众参与组建秧歌队,队员三三两两凑齐不难,唯独老“艄公”难寻。近年来,与其他非遗项目一样,由于面临传承人老龄化等问题,老“艄公”这一非遗项目表演濒临失传——

1月17日是“三九”的最后一天,天气格外冷。而离石区信义镇郭富元老人家却格外热闹。几个都上了年纪的老人坐在一起讨论的是村里大喇叭上广播的关于组建秧歌队的事情。

“听说要三十个,现在报上有十来二十个啦!”“旱船秧歌老‘艄公’引头,这几年村里就没有合适的老‘艄公’”“不用说咱这个村子了,整个镇上也没有几个老‘艄公’。”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着。

“老‘艄公’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划划船而已,不是谁都可以上场表演的,他需要多年积累的功力。”今年82岁的郭富元老人介绍说,他知道的信义整个镇子现在只剩下四五个能做老“艄公”的了,年龄最小的在60多岁,划不动了。表演功力最好的70来岁,这几年腿脚不好,也不可能上场了。

每年的春节期间,在我市大大小小的民间文艺活动中,总能看见一支跑旱船的队伍,扮演“艄公”划桨引船的人,大白胡子垂地,驼背弯腰引船,格外惹人眼球。“艄公”在前头带路划桨引船,做出各种各样的划船动作。而乘船者在表演中,往往是走快速碎步,这样能使船身保持平稳的状态前进,犹如在水面上漂动的船那样,颇为形象地塑造出水面行船的情景。整个表演中,彩船、皮袄、船桨、草帽圈、丝帕、彩扇都派上了用场。在老“艄公”的身后,乘船女真腿被彩船布裙遮掩,船上假腿盘膝似坐,随老“艄公”引的路线行船;小艄紧跟后边。启船老“艄公”多用抖步、斜身步;乘船女碎平步,两手伸出,左丝帕,右彩扇,保持彩船平衡,活似水上漂;小艄多用“上山步”、“踩四角”。启船、停船都要做出风摆浪情势,跑一阵,唱一阵,边跑边唱,歌唱时跑慢船,一唱一和。

“前些年也看到过旱船秧歌,扮演老‘艄公’的听说都是从陕西那边请过来的。”郭富元老人回忆,在他小的时候,舅舅就是村里有名的老“艄公”,可惜手艺没有传下来。舅舅自幼受本村老艺人的影响,对跑旱船的表演情有独钟。那时候,每年正月十五村里组织“跑旱船”,郭富元老人正好也在外婆家走亲戚,相跟着几个年龄相仿的玩伴追着秧歌队伍四处乱串。郭富元老人自己没有去学秧歌表演,压根也不会老“艄公”表演,但是里边的“门路”他却很清楚。到不到位,演的好不好他都能看出来,而且讲得头头是道。

“旱船学起来容易,但想要学精可不易。”郭富元老人感慨地说,秧歌表演都快过时了。现在年轻人也不喜欢这些啊,喜欢秧歌的没有几个了。

谈话间,郭大爷的儿子郭云清走进门来。郭云清是村里的报账员,也是村里的“传话筒”,这次的秧歌队伍组建就是他配合村委主任跑前跑后。旱船秧歌的产生和发展,对于研究民风民俗、民间舞蹈、民间音乐等都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而谈起这门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郭云清却感到忧虑,因为随着老一辈旱船艺人的淡出,一些表演套路和技艺正在被简化甚至面临失传。“非遗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只有把它传承下去,才能很好地保护好老祖先留下来的好东西!”郭云清深有感触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