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县域·孝义

孝义四十年农业发展硕果累累

机械化耕作

土地复垦

林下经济

农机培训

大棚蔬菜采摘

核桃深加工

柿子丰收

核桃网上销售

芍药花开

农民喜分红

无人机喷洒农药

□ 文/张丽妍 图/张建益 赵泉

【编者按】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转折,也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新探索,占国土面积万分之一的孝义,也开始了自己的艰辛跋涉。

千年古县姗姗去,一代新市阔步来。改革开放40年,是孝义历届市委、市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攻坚克难抓改革、砥砺奋进促发展的40年;是经济社会从“结构转轨、规模扩张、统筹发展”的创业阶段,到“吕梁领先、三晋一流、全国百强”跨越发展的40年;是全市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竞争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的40年。本期我们将开启时光隧道,一起见证孝义改革开放40年光阴的故事。

在东盘粮村的蔬菜大棚里,闻得见果蔬清新,看得见种植户笑颜;

在南曹村的豆腐体验馆里,亲历农村土法做豆腐,听一段豆腐的前世今生;

在丽锦山庄的采摘园里,品得到瓜果的美味,听得见到果农的满足;

……

走在胜溪大地,既可望“千畦细浪舞晴空”,又可见“累累硕果惠黎民”。

40年春风化雨,40年砥砺奋进。40年改革开放,孝义农业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40年改革开放,给广大农民带来了巨大福祉,覆盖了胜溪大地的每个家庭、每一个人。孝义市广大农民群众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奋发图强,奋力赶超,在胜溪大地绘制出一幅幅美丽的新画卷。

胜溪气象冠群伦

40年前,我们“以粮为纲”,地里的庄稼多是小麦、高粱,后来逐步有了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如今,孝义依托国家级高阳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以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为方向,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累计发展农业企业29家,省级龙头企业8家,吕梁市级龙头企业12家,开发出了六大系列240多种农产品,初步形成了以肉禽、果蔬、小杂粮、玉米、核桃深加工为主的特色产业链。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1979年年初,孝义县委召开四级干部会议,为期15天,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将工作重点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在全县开始实行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经济改革。当数十万农民的劳动热情被释放,带来的是粮食产量的空前增长。今年已经70多岁,从1978年起就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程厚福对此记忆犹新,“到80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下户,老百姓种什么收什么,自己说了算,当年我们的产量就达到了120万斤,交粮、纳税根本不是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一项又一项惠农政策的出台,孝义也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在中央政策的指引下铺开了一系列的农村改革:1992年孝义撤县设市后,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推广应用农业实用技术,农业综合生产力到进一步提高。1998年起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和产品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和效益农业。近年来,积极培育引进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辐射带动广的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全面落实中央支农惠农政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的基础地位得以巩固提升。

正是这番“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志与豪情,激励胜溪儿女实干苦干。看今朝,“喜看稻菽千重浪”。现在,孝义设施蔬菜面积已达2.46万亩,现有标准化示范园区10个(其中千亩以上2个);高阳镇仁义村规划发展万亩芦笋,规模化、订单化种植,打造特色农业品牌;下堡镇下卫底村建成了万亩富硒核桃基地,到目前,孝义核桃高标准栽植面积已达30.4万亩;以铭信肉鸭、大胜村奶山羊为典型,全市标准化畜禽养殖场已达238个。

农家今日亦风光

40年前,我们的农机农具还很简陋,半截木头半截铁,马拉人拽很原始也很单一。如今,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不仅实现了机械化,而且农机、工具分类越来越细,越来越专用化,进入新时代又步入信息化。今年8月, 孝义首支植保无人机队伍在梧桐镇成立,“天上飞”代替“肩上背”,这些农民的新宠使用成本低效率高,科学又环保。

“无人机一天一架次大概能打200亩左右,我的600多亩地三架飞机大概一天就打完了。”与改革开放初期,孝义农业现代化水平已不可同日而语,种植户任佳鹏高兴地说,“以前跟本就不敢想,机械化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了出来。”

2018年孝义共种植小麦2.3087万亩,涉及全市1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机收小麦工作从6月12日开始,到6月25日全部收割完毕,历时13天,其中:机械收割2.26万亩,达到种植面积的98%。

农业的发展,不仅体现在技术上,更体现在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的转变。从2006年3月15日,孝义首个登记注册的华莲柿业农民合作社成立,到2017年9月28日,孝义也是吕梁首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聚丰联合社”的揭牌,十余年间,孝义种植、养殖、林业、农机等各类农民合作社已发展到846家。组织进行规模种植、以电商方式开拓对接市场、标准化生产培育特色农业品牌、推广应用农业新科技新技术,如今,孝义农现代化进程的每一个新领域几乎都有合作社的身影。

合作社,不仅让孝义的农民获得了更多分红收益,也让他们进一步脱离土地的束缚,走进更广阔的空间寻找成功的机会。而合作社发展的保障,正是“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更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给广大农民吃下的‘定心丸’。

当前,孝义正在推进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目的正是建立如阳泉曲镇碾头村、崇文街道留义村、新义街道封家峪等不同类型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的方式,增加集体和村民的收入,让新时代农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乡村“花样”谋振兴

40年前,我们没有休闲农业,庄稼只是用来收获。如今,芦南村连续举办几届“甜瓜采摘节”,兑镇镇办起了柿子文化节,樱桃、草莓、葡萄、杏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采摘基地吸引着无数游客,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结合,为农民创造了新的收入来源,也点亮了人们的品质生活。

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同时,不断激发农村新功能,打造一批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孝义市农委主任苏晓明告诉记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大多数人开始厌恶喧嚣的城市,更向往静谧的乡村,开心农场、采摘基地成为“人员聚集地”。每逢节假日,尤其春暖花开、夏长秋收时节,人们成群结对、携家带口走出家门,走进田间地头,吃吃农家饭、干点农家事、睡睡土炕头,忆苦思甜、返璞归真。

在风情古朴的四合院尽享田园生活,在绿荫环绕的山庄认领一颗果树……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这为农业现代化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孝义市以服务城市、富裕农村为目标,依托建设美丽乡村发展现代农业,把农业向观光休闲、文化体验方向延伸,走出了一条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的路子。截至目前,该市共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景点108个,其中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7个,市级示范点7个,精品线路6条,年接待游客130万人次以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总收入达到19005万元,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已超过1万人,其中农民占79.5%。从“吃得好吃得安全吃得营养健康”到“乡村休闲游”“农事体验游”“村镇度假游”,该市将特色农业以“特”立足、以“特”延伸,让乡村更加美丽、农业更加兴旺、农民更加富庶,实现了市民的田园梦和乡村的振兴梦。“传统农业只能解决农民的吃饭问题,现代农业才能让农民富起来,而特色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最佳切入点。”苏晓明告诉记者,改革开放40年,孝义三农面貌沧桑巨变,每一次改变都得益于孝义人的理念更新和探索实践,更离不开中央顶层的设计推动。

春华秋实。这40年,是孝义市农业实现跨越性发展的40年,这40年,孝义农业发展的脚步铿锵有力。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揭开了中国“三农”发展的新篇章。“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再出发,在希望的田野上阔步前行,我们的农业将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将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