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特刊

幸福生活比蜜甜

口 王艳

“年头到年尾,总共能收入12万左右……”坐在自家屋的沙发上,即将度过本命年的任兔平一边数着手指头,一边兴奋地说。

1月26日,阳光安好,年味渐浓。在离石区西属巴街道办畔沟村任兔平家,笔者感受了过去一年来他家翻天覆地的变化。

任兔平今年37岁,农历狗年是他的本命年。他的生活也在这一年里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任兔平家中有4口人,两个孩子分别上小学跟初中,全家主要靠他打零工的收入维持生计。2014年,任兔平家因学致贫,成为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勤劳才能致富,政府给我们政策扶持,但是,我不能完全依靠政府的帮助,要想脱贫,还得靠自己的双手。”任兔平坦言道。终于在他的努力下,不仅脱了贫,还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实际发展的道路。

在政府的引导和帮助下,任兔平转变思路,开始了特色种养发家之路。2018年,他在周边村租赁土地12亩,用于种植西瓜、土豆和胡萝卜等,除了政府的补助,任兔平靠特色种植增加收入6000多元。同时,还养殖了政府资助的12只绒山羊,年均增收1000余元。

从发展特色种养业到外出务工发家致富,任兔平一家终于靠着勤劳的双手摘掉了贫困帽,日子越过越好。

任兔平向笔者算起了收支账,如今,两个孩子上学“两免一补”;自己在附近洗煤厂打工,一年收入2万多元,去年还当上村里的护林员,一年收入9600元,除此之外,任兔平还包揽了村里乡村环境整治工程,可收入3万余元,再加上特色种养,2018年,任兔平家人均收入达到了9000多元,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以前一直住在父亲留下的窑洞里,想翻新一下都没钱,没想到去年我家也能盖上新房子。”

去年任兔平将攒下多年的钱用来修建新房,现在两层小楼基本建成。

“能够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和政府的好政策是分不开的,只要自己吃得苦,贫困户靠双手也能盖上小二楼。过了年,我准备继续租赁一些土地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增加收入。再把新盖的房子装修装修,等来年春节,我也可以在新房子里过年了。”谈及今后的美好生活,任兔平心里美滋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