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新气象

□ 本报记者 阮兴时 通讯员 王晓娟

蓝天下,瓦房砖墙格外耀眼,挂满春节气息的路灯立在道路两旁;广场上,孩子们你来我往追逐玩耍,村民们的秧歌表演激情昂扬。临近新年,金罗镇水峪村村民曹东娥坐在文化广场上,一边享受着冬日阳光洒在身上的舒爽,一边看着秧歌听着曲儿,思绪穿过时空,细细数着村庄里的过往。

昔日,满是石头和小坑的土路、布满裂纹的泥土墙,如今,硬化路、文化围墙;昔日面朝泥土背朝天,如今种地、打工、经商春风得意……

记忆中的小村落,对比现实中的大村庄,村民曹东娥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嘴里不停地说:“以前到处是垃圾、道路颠簸、河道污染、异味严重,而今,通过村里组织村民广泛参与环境整治行动,卫生好了、道路畅了、河道清了,真是旧貌换新颜,百姓们的日子如同扭动着的秧歌,红红火火、蒸蒸日上。”

自水峪村被市农委确定为美丽乡村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通过科学规划、改善人居环境和发展富民产业,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说起村庄的变化,村书记曹继平感慨良多:“现在的村子比当初的城里还要好,该有的都有,而且在党的好政策的帮助下,村民手头越来越宽裕,体现在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日子好了,天天都像过年。只有感受了当初的贫苦,经历了村庄的变迁,才会发现现在的美丽乡村究竟有多美。”

近年来,为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建一流宜居示范村,水域投资建设了党员活动室、群众接待室、矛盾纠纷调解室、脱贫攻坚办公室、图书室、文体活动室、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文化活动大厅、文化活动广场、民兵办公室等办公场所,创建一流的办公服务、娱乐场所,方便了村民办理各项业务以及休闲娱乐,形成了村内主要景观点,提升了村级品位。同时投资建设高标准校园,解决学生就近上学问题,创建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实施水峪村文化生态园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大大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指数。

“水峪本身有着深厚的民族历史文化底蕴,接下来村支部将结合实际,对全村道路建设特别是观光线路进行统一合理的规划,对道路两旁的绿化带进行立体绿化,做到层次分明、花草种类百出。在原有3座农家乐的基础上,再新建3座,将原有的土鸡、鸭、鹅、孔雀等20多种观赏鸟扩充到100种,以满足游乐、休闲度假者的需求,使游玩者所到之处花香鸟语、流连忘返。同时立足三年内建成山头百果采摘园、山沟绿树成荫、鱼跃龙门、百鸟翩舞的农家乐旅游带。”曹继平开心地说。

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乡村美、环境美、生活美,未来的憧憬会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