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是农村脱贫致富、保障村民生产生活的基础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对农村公路建设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随着脱贫攻坚的有效持续深入,“要想富,先修路”这一来自农民的朴素交通需求和致富期望,如今已成为我市的发展目标与社会责任。
但与此同时,农村公路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也广泛存在。在农村公路建设中,一些修建不久的公路排水不畅,塌方不断,坑槽连片,乱堆、乱放、乱挖、乱建随处可见。市人大代表杨继生认为,究其原因,主要是以县乡为主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下,道路养护资金长期不足,因此,农村公路不能及时养护。可以说,如何管养好农村公路,是比修路更重要的事。农村公路,不仅能带动沿线和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甚至会改变原有的产业布局,形成新的产业格局,成为农民群众的小康路。
杨继生说道,让农村公路真正成为小康路,首先需要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必须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各级责任;其次,要组建农村公路专业养护队伍。农村公路养护是一项长期性、连续性的工作,必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农民养护工队伍,确保有路必养;最后,要拓宽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筹集渠道。可以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考核目标。采用县级财政安排一点、联村单位筹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各类企业帮一点、沿线群众挤一点等灵活多样的方式筹措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