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3月26日,方山县在麻地会乡后则沟村举行了庄严的“欢送抗战烈士回迁晋绥烈士陵园”公祭仪式,让历经数月寻找到的12名抗日烈士遗骸回家。这是该县落实“传承·2019清明祭英烈”活动的具体举措,更是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晋绥精神、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情怀的重要内容。
八十多年前,日军向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疯狂“扫荡”,当时的方山4万余名群众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八路军同方山人民一起与侵华日军展开了艰苦斗争。在残酷的战斗中,无数先烈为了保卫家园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历史成为永恒,英烈尚未归家。让散落在荒野的抗日英烈早日“归家”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对抗日英烈最好的告慰和崇敬。今年年初,方山县作出决定,一定要找到在境内能找到的烈士遗骸,在清明节之际,将烈士遗骸送回晋绥烈士陵园,让这些抗日英烈“魂归故里”。
于是,方山县人武部联合县政协和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行动,走村入户,翻山越岭,拿着工具,带着干粮,艰难寻找。80年了,太多英烈的遗骸随着时间的消逝与自然的变迁,深深地融化在了吕梁山上,难以找寻。
李来平是一名方山县老民兵,怀着对革命烈士的崇敬之情,他志愿成为了寻找烈士遗骸的普查员。2017年以来,他跑遍了全县的各个村落,不放过任何一条有用的线索,可谓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有了他的支持配合,核实登记挖掘工作进度快了许多,最终寻找到了12名烈士的遗骸,除赤红村牺牲的一名只知道姓师的侦察排长外,其余都是无名烈士。
参加公祭仪式的广大干部、人武部官兵表示,要深切缅怀抗战烈士的丰功伟绩,把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志,立足岗位,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再立新功,再创佳绩。 (王笑丽 杨应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