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贾旭东——

让地方小吃走向大江南北

碗团,是柳林人耳熟能详和引以为荣的家乡特产,“沟门前”碗团是柳林碗团的代表之一,通过碗团的工业化生产和预包装产品化,昔日提篮叫卖的地摊小吃,成为了宴桌上和待客的山西名小吃,而且柳林碗团已经成为了柳林人、吕梁人,甚至山西人走亲访友的礼品,碗团地位的改变,一定意义上归功于碗团穿衣戴帽这一新的产品形态。

这一产品形态的创始人,就是“沟门前”碗团创始人贾旭东。

2003年创业失败的贾旭东,突然对自己喜欢吃的街头碗团琢磨起来:是不是可以进行真空包装后延长保质期进行远销,柳林人一天要吃多少碗团,中国这么多人,一百个人一人吃一个,能做多少碗团,这是一笔大买卖,于是萌发了做真空碗团的念想,这也是柳林碗团的第一次创新。

想象得好,实践又是另外一回事,刚开始试验了好多次都以失败告终,最后经过大几个月的试验,终于试验成功。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卖。先想着进超市,但这里面存在着诸多困难,首先是超市费用非常多,先是进不去,进去了又怕卖不了,卖了算不了钱。离石超市老板嫌价格贵直接扔地上,说这没法卖,然后贾旭东又把它捡回来,想着这也不是办法。就在这时候,有一个合伙人商量着说,柳林人出门一般都送枣,如果把碗团包装起来做成礼盒卖,放到特产店里,当时也确实是稀罕。“今年送特产,沟门前碗团才稀罕。千年名吃披新装,潇洒从容走四方”科学技术发展快,碗团可以随身带。贾旭东通过这些营销方式又为沟门前碗团打开了另一市场,也等同于碗团的第二次创新。

市场在逐渐扩大,可生产还是以前的模式,产出很小,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每年腊月时,需求量尤其大,人们有需要的都必须提前订。卖了几年以后又出现了新的情况,就是人们反映这个真空包装的口感不好,不好吃。而恰在这时,又有其他人直接将瓷碗包装成礼盒,大大冲击了真空包装的碗团市场,这时的沟门前碗团寸步难行,就连柳林、离石的市场都无法保证,他的企业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正在为难之际,在一位远道而来食客的启发下,贾旭东又将碗团生产为真空袋装,专走餐饮渠道,作为一盘菜卖出去,一上市这个销量还不错,为沟门前碗团的发展又开辟了另一片天地,也成为碗团的第三次创新。

做成袋装的只能走餐饮渠道,相对比较受限制。怎样才能让外面的人也像柳林人一样随时随地的都可以吃到碗团?贾旭东想到了碗团实质上也是一种方便面,并且也去做了调查,市场需求量非常大。碗团是一个地域性很强的小吃,要做大、做强,把地方名吃做成天下名吃,质量必须要真正实现自动化生产,所以萌发了建立自动化生产线,贾旭东的再一次创新使柳林碗团实现工业化生产。

目前,沟门前碗团已经形成规模生产,产品远销北京、天津、广州、上海等大城市,打出了品牌,打出了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