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县域·文水

对标一流找差距 学思践悟谋发展

文水县政协赴右玉县开展对标一流学习考察活动

本报讯 4月9日-10日,文水县政协机关党员干部一行赴朔州市右玉县进行对标一流考察学习。

右玉县地处晋蒙两省(区)交界,毗邻毛乌素沙漠,“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白天点油灯,黑夜土堵门。”这是右玉过去的真实写照,常年风沙肆虐,是一个几乎寸草难生、气候寒冷、降水稀少、条件恶劣的贫瘠之地,森林覆盖率只有0.3%。解放后,为了改善生存环境,让当地群众过上富足的生活,右玉历任县委领导矢志不移、迎难而上,深入开展治沙造林持久战。上世纪70年代坚持“哪里有空哪里栽,再把窟窿补起来”;80年代坚持“适地适树合理栽,再把三松引进来”;90年代坚持“乔灌混交合理栽,绿色屏障建起来”;新世纪初坚持“退耕还林连片栽,山川遍地靓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绿水青山秀塞外、金山银山富起来”,大力实施生态建设“二次创业”。“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右玉县委书记们前仆后继,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坚持带领右玉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坚强的信念和科学的精神,经过70年的不懈努力,这片昔日的“不毛之地”,变成了如今满目葱茏的“塞上绿洲”。右玉的自然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54%。右玉先后获得三北工程建设突出贡献单位、全国治沙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2018年8月,右玉摘掉了国家贫困县的帽子。一个绿茵遍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不断改善的新右玉呈现在世人面前。在党的领导下,不宜生存的右玉变成了人间仙境,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右玉的成功实践生动地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观。一代又一代的右玉人在党的领导下植树不止、奋斗不止的过程中形成了弥足珍贵的“右玉精神”,这一精神不仅是右玉人民的宝贵财富,更是值得借鉴学习,激励我们团结奋进、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有了青山绿水,右玉开始摸索旅游强县之路。右玉从2005年开始发展旅游产业,历经硬件建设,与文化体育、油画写生融合,全域旅游等几个发展阶段,在经过了十多年的努力发展之后,已经到了一个提质、上档、升级的关键阶段。为此,右玉县委、县政府立即提出围绕“提升绿水青山品质、共享金山银山成果”的主题,进一步实施“旅游兴县”的重大战略。全力将旅游业打造成为右玉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从对旅游经济的陌生,到郑重提出“旅游兴县”战略,从年均接待游客不到1000人次,到去年稳定超过290万人次,从旅游收入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到每年超过26.9亿元的县域经济新支柱、大产业。右玉的变化有目共睹。

考察团一行先后观摩考察了右玉博物馆、原县委大院、右卫城油画艺术馆、右玉精神主题艺术馆、省二青会赛马场地、右玉精神展览馆、右玉干部学院等地,认真聆听了右玉县委历届领导班子带领右玉人民锲而不舍、战天斗地、不畏艰辛,把昔日漫天风沙的荒山秃岭改造成今日塞外美江南的动人故事,观看了反映右玉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矢志不渝绿化家园的大量图片和实物展览,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右玉精神的重要批示,瞻仰了右玉植树造林的历史丰碑,深刻感悟了右玉人民崇尚实干、不畏艰辛、无私奉献、敢于创造奇迹的伟大创业精神,更加深刻领会了“右玉精神”的核心理念、本质内涵、基本要素和珍贵本色。“右玉县生态改善既优化了人居环境,又带动了旅游服务等产业的发展,还吸引了外商投资,真正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样的长远发展经验值得我们文水县学习借鉴。”考察团成员侯金婷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在右玉干部学院,考察团聆听了右玉县原政协主席王德功所作的关于“右玉县委书记们的政绩观”的专题讲座。讲座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在场人员又一次深刻地接受了“右玉精神”教育洗礼。随后,考察团与右玉县政协机关干部进行了座谈,就如何在政协工作中弘扬、传承右玉精神进行了深入交流,现场学习了右玉县政协的经验与做法。

右玉精神是一面旗帜、一座丰碑。右玉之行,让大家亲身感受了右玉人民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更加深刻地领会了“右玉精神”的核心理念和深刻内涵,激发了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此次考察学习为契机,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右玉精神”的实质内涵,拿出敢于担当、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实干作风,切实将“右玉精神”与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绝对忠诚、彻底无私奉献的“胡兰精神”相结合,以敢为人先、创新进取的精气神,坚持不懈、奋勇争先,把本职工作做好,把政协作用发挥好,为文水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