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董永红调解二三事

□ 董爱平

今年六十一岁的董永红是柳林县柳林镇贺昌村“三人民调”小组组长。在柳林镇,他是响当当的名人,是老百姓心中的贴心人。提起他,贺昌村的男女老少对他都赞不绝口。初次见到董永红,他身材高大,身体健壮,腰板挺直,精气神十足,完全没有一点老年人的感觉。聊天中才得知,董永红是一名退伍军人,难怪一见面就能感觉到他身上散发出一股凛然正气。

贺昌村地处柳林县城中心地带,是柳林镇第一大村,村内农民市民杂居,人口流动量大,其中固定住户2889户,其他住户8000余户,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也是一个引发社会矛盾的高危区、冲突纠纷的多发区。

董永红和仅有的两名调解员一起负责贺昌村这么多居民和暂住人口的民事纠纷、上访接访等调解工作,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可他毫不退却,上任初始就在镇、村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带领“三人民调”小组以“四位一体搞防控,三级调处化纠纷”为抓手,以社会维稳当己任,兢兢业业地工作,耐心认真地去处理一桩桩、一件件群众生活中的寻常小事。

针对问题多、任务重、工作繁琐、头绪杂乱这一现象,他在接访流程上进行了大胆革新,安装了实时监控器和摄影仪,有效利用现代化的技术设备进行工作。每次处理矛盾纠纷,他都反复观看现场录像,仔细琢磨每一位来访群众的心声,认真思考处理问题的可行性,这样做既提高了取证速度,还原案件真实情况,又预防了办案过程中出现问题漏洞,有效提高调解效率。董永红还与司法部门结对联盟,实行“互访帮查”,充分运用法律武器,让自己的工作有法可依。常言道:“功夫不负有心人”。着手民调工作后的董永红仅仅用了两三年的时间就处理了沉疴已久的上千宗案例,使贺昌村口头协议调解案从2012年的126件下降到2018年的8件,卷宗记录调解也从34件降到13卷,究其原因是他把更多的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真正实现了矛盾无恶化,纠纷缩减化。

在每一次的调解中,董永红都能忍得住侮辱,耐得住性子,主动成为当事人的“出气筒”、“垃圾桶”,面对情绪激动的群众恶语中伤和推搡攻击不退怯,不激动,淡定理智。就拿2016年处理一起因迁坟问题和村委产生矛盾纠纷这事来说,为了化解矛盾,董永红不辞辛苦一次又一次上老人的家,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和老人推心置腹地交谈,引导其慢慢改变固化思维,接受现实。历时两个月的耐心沟通后,老人最终松了口,答应不再上访闹事,但必须给予他一定经济补偿。看到调解有了转机,董永红赶快与村干部进行商讨,先付给这位贫困老人生活物资来稳固老人的情绪,接着就迅速安排相关人员做好迁坟准备。他“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以心换心,换位思考”的调解哲学,感化了这位性格有点偏执的老人,老人把坟墓顺利迁离,环城路清除了最后一大路障,变得畅通无阻。像这样的例子,董永红每年不知道要处理多少件,在这一次次的实践摸索中,董永红化无法为有法,总结出了自己的致胜法宝。

付出就会有回报。2013年到2016年董永红连年被评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工作者,镇村优秀党员。2013年,山西省司法厅授予他“功勋人民调解员”奖牌;2017年,司法部授予他全国“模范调解员”光荣称号,他所在的民调组荣获了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奖;2018年初他登上了山西省表彰的30名先进工作者的光荣榜,十月份央视《社会与法》频道《小区大事》栏目对他的工作做了长达十几分钟的实景直播,国家、省、市各家媒体更是多次对他的工作全方位播送;2017年,市委书记李正印到柳林镇实地考察时,听了董永红的工作措施、方法策略报告,看到了他取得的成效后,也握着他的手感慨地说:你真不愧是一名共产党员、模范的人民调解员。

当笔者问到他为什么这样勤奋工作时,他笑着说:“我做这些事,一不图名,二不图利,只想实实在在地替群众办点好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虽然老了,但我能通过辛勤劳动得到群众的尊重,体现我的自身价值。每当调解完一件纠纷,听到当事人由衷的感谢,我就有了一种获得感,成就感,那一刻,我觉得付出再多的辛苦也值得!其实,我做的这些事,真算不上什么事,只要党组织需要我,领导们信任我,百姓认可我,我就会努力做好,永不放弃。”听着董永红憨厚朴实的话,看着他笃定的眼神,笔者又不由得想起他妻子的埋怨:“我真是不懂他,好像中了什么魔似的,每天和人家婆婆妈妈地耗费口舌,也不嫌麻烦。早出晚归的辛苦就不用说了,开个车来来回回进进出出地跑,满满的一箱油说完就完了,村里也不给报销,还要自己贴,真是‘贴面的厨子’,好在这个家来也不指望他赚钱养家糊口,儿子争气,生活也无忧,他爱做就让他做去吧!”

采访中,谈到妻子、说到家庭,董永红沉默了好久才蹙着眉头说:“这些年对于妻子和家,说句心里话,我是有愧疚的。远的不用说,就说2018年的明清街改造工程开展以来,我被借调到征收组,协助处理征收所引发的分歧与矛盾,本来就忙碌的我更加忙了,常常是早饭吃成晚饭,一大早出去,深夜才回家,家里大小事情全交给妻子。不过说实话我总算不负众望,我们小组负责的90多户人家,85%很快签署了协议,让县委政府推进明清街改造工作变得更加顺利。谁知就在这时,86岁的老母亲突发疾病住进医院重症监护室,身为独子的我本该守在老母亲的病床前尽孝,镇村领导也让我请假陪伴母亲,可我知道,自己负责的拆迁户也正赶上工作组要拆迁,放心不下,最终还是赶回工地,把老母亲托给妻子独自照料。唉!古人说‘忠孝两难全’一点都不假……”说着说着,这个五尺男儿的眼角充满泪水。

走进基层,不难发现各行各业都有坚守在平凡岗位上的工作人员,他们都像董永红一样真心实意默默无闻地为人民服务,他们就像这漫天飘洒的春雨,滋润着吕梁大地,用他们的勤奋,用他们的爱,为吕梁大地撑起一片蓝天。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无怨无悔的付出,默默无私的奉献,有了他们奋发有为的精神和改革创新的魄力,才有了美好吕梁幸福吕梁和谐吕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