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爱在家访路上

——离石区东关小学开展“百师访千家”活动纪事

□ 本报记者 李雅萍

“我以为老师来家访肯定没好事,为此心里不安了一下午。结果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老师和我爸妈谈了那么多我的优点,有的连我自己都没意识到……”

“儿子说老师要来家访,我以为听错了,好多年都没听过这个词了。结果没错,老师真的来家访了。微笑的脸,亲切的话,不要说孩子,就连家长都觉得贴心温暖……”

“这些年只知道在三尺讲台上尽力,如果不是学校组织‘百师进千家’活动,如果不是真正走进学生家中,真的体会不到做老师的另一种成就感……”

4月,离石区东关小学借“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契机,在全校教师中开展了“百师进千家”家访活动,活动的开展收到了良好效果,无论从老师、家长还是学生来讲,一种全新的体验让他们有太多的话想说……

教师: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

立德树人有道,春风化雨无声。“上个星期,我和成老师利用休息时间,深入到10名学生家中进行家访,感受颇深。”张耀月老师说。

“家访中,对于家庭住址不熟悉的、不太好找的,家长主动出来迎接我们;有些家长知道我们要去,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有些家长推掉重要工作,全家人静候我们。”张耀月老师说,家长们热情的笑脸,和谐愉快的氛围,真诚友好的交流,时时感动着她,温暖着她,让她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自豪。

“顽皮是孩子的天性,但没有哪个孩子是不可爱的。”崔建红老师说,家访中,当她拉着孩子的手,摸着孩子的头,亲切地告诉孩子:“老师喜欢你,家访是为了让你变得更加优秀”,当她看到孩子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时,当她接过孩子们递过来的瓜果和糖果时,她前所未有地感受到孩子们发自内心的感恩。

“家访的力量是我没有想到的”。张耀月老师说,家访后,受访孩子变得积极上进,课堂上小手举得高高的,眼神里充满着自信。她真正体会到了“情感是教育的桥梁”这句话的真正内涵,也感受到了孩子的成长需要爱,这种爱既要来自家庭,更要来自老师,只有在孩子心灵深处播进真挚的、无私的绵延无尽的爱,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家访归来,崔建红老师打开她的笔记本,郑重地写道:家访,让老师了解了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关爱,让家长感受到了学校的温暖,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平等沟通、真诚交流,真情在家校之间、师生之间流淌,学校和家长、老师和学生之间不再有心理上的“围墙”。

学生:我也是老师的宝贝

“上个星期日,老师来我家做家访,我既激动又害怕。激动的是,老师会走出教室来我家做客;害怕的是,老师会向父母说我在学校不好的表现。”小磊今年五年级,算是个捣蛋调皮的孩子。

“老师坐在沙发上,摸着我的头,跟爸爸妈妈说我是个聪明可爱的孩子,那一刻我噗噗乱跳的心开心极了,”小磊说,“我原来以为,老师会跟父母说,我下课闹腾、上课打瞌睡。没想到老师却说我知识面广、课外阅读量大,是个内涵丰富的孩子。还鼓励我,向班里的‘学霸’看齐,努力追赶超越。”小磊说,他当时感觉非常惭愧,暗暗下决心,一定不辜负老师的期望,争做老师心目中真正意义的好孩子。

同小磊一样,老师也去过彤彤家做过家访。彤彤是外来务工子弟的孩子,家境一般,再加上自己成绩一般,彤彤一直觉得自己在老师眼中可有可无。可是老师不仅走进她的家中,关心她的生活,而且还和父母约定,帮助她改掉做作业拖拉的坏习惯。“原来我也是老师的宝贝。”采访中,彤彤露出天真自信的笑脸。

的确,每个孩子都想当老师的宝贝,但都不确定自己是老师的宝贝。但当老师走进他们家中,拉着手、摸着头告诉他们“老师爱你们”时,相信每个孩子的心头从此是灿烂的。

家长:老师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

“以前总觉得,家访是电视里才会有的镜头。真的没有想到,我闺女的老师也会来家访。”孙女士的闺女今年四年级。她说,东关小学在离石区也算是名校,因此总觉得学校的老师都高高在上,平时有点小事根本不敢打扰。却没想到,“高高在上”的老师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走进我们家,诚恳而亲切地和我们交流孩子的学习成长情况。

“我的孩子就是那朵迟开的花,属于不被老师关注的那种,”康先生非常感动地说,“但是老师没有忽略我的孩子。家访中,我看到孩子和老师拉勾勾,承诺认真学习、每天读40分钟课外书时,心里真是温暖。”康先生说,他自己属于性子比较急的那种,有时烦躁了就会打孩子两下。通过老师和孩子的沟通,他倍受启发,今后他也要学会蹲下身子和孩子说话,陪孩子慢慢成长。

每个孩子都是每个家庭的希望。在采访中,更多的家长重复了一句话:老师就是那个唯一和孩子没有血缘关系、却会因为孩子的进步而开心、因为孩子的问题而担忧的人。这句话表达了家长对老师深深的谢意。

“家访是一种重要的家校沟通方式,是架起孩子和教师、家长和教师、孩子和家长心灵和谐的桥梁。我们会将家访活动持续搞下去,收获更加丰硕的成果。”离石区东关小学校长闫晋韦的话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