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特刊

● 吴必虎

与历史对话,为未来留史

□ 本报记者 阮兴时

“我们如何实现习总书记提出来的‘两山理论’?过去做遗产保护的人可能只讲绿水青山,而如何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我们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放在一块来讲,在对历史文物‘保护与活化’的过程中,如何积极响应习总书记讲的要让文物说话?而文物说的话又如何让老百姓听得懂?如何与历史进行对话?”北京大学城环学院旅游研究规划中心主任、教授吴必虎在做主旨报告时,开场抛出的一连串提问,引发在场嘉宾产生 了深深思考。

吴必虎说,所谓文化遗产,皆为历史建设结晶。土木结构的文化遗产容易破坏,在历史的演变中经历着重建、再建、创建。但是不管用什么方法来建设,在创建过程中要允许现代生活方式能够放进去。“如今我们花大力气、花大价钱来保护的不只是建筑本身,更是建设结果。”吴必虎说。比如孔府,它是政府支持,历代不停地建设结果,比如平遥古城,除了城墙是政府建的,里面的房子都是晋商自己建的,这些文化遗产都是几代人投巨资形成的。开平碉楼是海外华侨汇款回故乡建设而成,福建土楼是客家人一个家族、一个村子一点一点建起来的,鼓浪屿是海外华侨为了做生意自己建的房子,丽江古城则是茶马古道上任建设的结果。

吴必虎认为,建设才是文化遗产主要的动力,而不是保护。有一个名词叫做“修旧如旧”,但是能不能做到修旧如旧?吴必虎说:“唐代的建筑,就做不到修旧如旧,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建筑师依靠想象,大概修的像唐朝的建筑就可以了。这样叫做客观主义原则性,要做到一模一样,就显得有些教条主义了。这样的创建,既基于了原址,又呼应了历史,更新了功能,因此,文化遗产源自于建设,而不是源自于保护。”

其次是商业化的问题。有人会认为,来了大量的游客,把传统安静的乡村生活破坏了、商业化了,好像商业带有原罪。我要告诉大家,商业是创造文明、创造历史文化遗产的主要动力。碛口古镇也是因商贾贸易而形成,商人从某种角度而言是文化遗产的主要创造者。商人有钱可以造房子,商人全球的运动形成了丝绸之路,甚至我们今天的“一带一路”,如果没有商业活动,光搞文化交流也是不行的。

第三则是乡村振兴。孔子有云“礼失而求诸野”。中国乡村保留的传统文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乡村城市化过程。比如现在有一部分城市居民想过田园生活,这块地卖给的对象就是城里人想到乡村的酒店或度假村住的人,而不是农民自己。这时的乡村振兴就要换个思维:乡村遗产活化不是仅仅为了搞旅游用来赚钱,而是一种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的保留。外国人到中国看什么,我认为更应该看中国的乡村,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外国人了解乡土中国,一定要到村子里来。这样传统文化才能够一代代传下去,这才是大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