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脱贫攻坚专刊

特色产业鼓起百姓腰包

□ 肖继旺

“去年我种了10多亩玉米,收入1万多元,卖了一个牛犊收入5000多元,儿子在新疆打工收入3—4万元,现在家里还养着7头牛。对于我们这个3口之家来说这小日子还算过得不错。”59岁的闫增保说。一旁55岁的王继全插话道:“要说养牛的话我比老闫建强,去年卖了2个牛犊收入1.5万余元,现在还养着8头牛了。供女儿上大学,钱也一点不吃紧。乡村医生工资每年还能领4800元,地里的活一点也误不了,还能收入好几千块钱。”说起务工,一旁47岁的闫建强更是不甘示弱,他说:“去年,在家门口的淀粉加工厂搞了四个多月的安装活就赚了3万多元。”……5月28日,在里其村健身广场上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道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

近年来,里其村借助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修建护地坝1400余米;改良中低产田200余亩,开凿灌溉井2眼,铺设灌溉管道6000米。与此同时,积极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2017年购买晋薯16号原种5万斤新发展马铃薯250亩, 并在通道绿化占用的2000多亩土地上发展林下经济产业,种植柴胡、党参等中药材。新建可容纳150头牛的养殖小区,现已购买能繁母牛85头,共135头,猪80余头,鸡、鹅600余只。“为了保证广大群众的最大收益,村里于2016年筹资73万余元修建了1063㎡的马铃薯储存窖,可储存马铃薯1000吨,初步打算依托209国道优势打造马铃薯批发市场,打反季节仗来带动农民增收。”里其村村委主任贺九林介绍道。

除此之外,里其村实行“企业+村集体+农户集资入股”的模式,引进嘉壹养殖厂“晋汾白猪”种猪育种项目,该项目占地5亩,投资800余万元。目前,前期手续全部办结,计划2019年上半年项目竣工投入运营;引进吕梁腾达农产品有限公司年产2000吨的马铃薯淀粉加工项目,项目总投资1000余万元,项目于2018年10月正式投产,增加村集体经济7万元,吸纳解决当地劳动力30余人就近就业;引进外资建设里其村LNG加气站,通过“企业+村集体”入股的方式,每年固定分红,壮大集体经济收入,为建设美丽幸福家园多做贡献,多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