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特刊

前青塘里粽飘香

□ 本报记者 刘少伟

“去年才开始来这儿包粽子,一天普普通通能包七八百个,主要是不用出远门,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还不耽误照顾家里。”6月4日,在临县青塘香平粽子厂, 52岁的前青塘村村民刘爱秀将刚包好的一个粽子轻轻放在旁边的筐子里,一只手摘下口罩才抬头缓缓地跟记者说。

前青塘村位于临县城以南8公里处,安业乡湫河西岸,村中有一被称为“海眼”的泉眼,水量充足,涵养了成片的苇子特产、百亩鱼塘,使其闻名百里湫川,全县多年来流传着“好吃不过冰糖,好住不过青塘”的美谈。然而,就在几年前,前青塘村还是一个“抱着金饭碗,穷得讨饭吃”的典型,全村700余户中有超过三分之一是贫困户。2015年,在村党支部书记张新文的多方筹措下,第一届青塘“粽叶香”民俗文化节克服重重困难成功举行,在没有专门生产场所的情况下,靠着在自己家里包粽子,仍然卖出了5万多个粽子。看到希望的张新文带着村民们成立合作社,当年秋季就开始投资建设青塘食品有限公司,并在次年第二届青塘“粽叶香”民俗文化节上将销量提高到30万个,进一步坚定了全村人发展粽子产业的决心。目前,在青塘食品有限公司的带动下,前青塘村依托400多亩的苇子和连续五届的“粽叶香”民俗文化节,已经发展起38户粽子加工小作坊,吸纳400余人从事粽子加工销售,真正将粽子产业打造成了一村一品的脱贫主导产业。2018年全村还实现了整村摘帽脱贫。

作为前青塘村曾经的一名贫困户,刘爱秀像村里的其他村民一样,伴随着青塘粽子出吕梁山走向全国的崛起征程,在深度参与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享受到了“粽子经济”带来的实惠,成功地摆脱了贫困迈向了奔小康的道路。“一亩苇子大概能产大几百斤粽叶,好的粽叶能卖到一斤七八块,次一些的能卖个三四块一斤,比种普通农作物强多了。”刘爱珍双手熟练地包着粽子,口中仍然简单地算了一笔账。

在香平粽子厂,刘爱珍每包一个粽子就能挣到2角钱,按她的速度,从农历二月份开始到端午节后,至少三个月的时间里,每天在家门口就能收入近两百元。而她的老板——55岁的秦香平,也从一所民办学校的投资人笃定地转身投入村里正在快速崛起的粽子产业,借助快手直播等新兴移动互联网平台,迅速将销量扩展到20万个。“每年农历二月中旬开始,等过了端午,有订单也会继续包。一年下来大概能包100袋黄米、400袋糯米的粽子,一袋差不多能包400个粽子。明年我想把规模再扩大一些,所以等过完端午节不忙了就开始培训人们包粽子,我们村的人基本都用完了,准备培训一批周边村的。”秦香平介绍说。

“今年,光青塘食品有限公司的产量就能上200万个,全村加起来能达500万个以上,产值超过1200万元,全村人均预计能增收2000元以上。但是,按我们的粽叶出产量,都包了能上近两亿个,因此,下一步我们计划积极学习嘉兴粽子产业发展的经验,打破季节性消费的局限,进一步扩大市场,推动青塘粽子产业持续做大做强,成为全村实现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支柱性产业。”前青塘村党支部书记张新文信心十足地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