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县域·兴县

兴县突出问题导向聚焦六大任务 扎实推动大讨论取得成效

本报讯 全省“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开展以来,兴县县委高度重视、深入研究,认为省委提出的大讨论六项主要任务,是深入研究山西在“两转”基础上全面拓展新局面面临突出问题提出来的。作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兴县开放意识不强,开放步伐缓慢,阻碍了全县的发展。当前,兴县正处于攻坚深度贫困,推动转型升级,加大对外开放的关键时期,开展大讨论恰逢其时。大讨论中,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发展难题,促进了观念、本领、作风的大提升,为全县改革发展提供了思想和工作保障。

通过大讨论,全县勇于改革的态势不断强劲。县委把改革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重大改革部署,积极谋划2019年改革工作要点和总体设计,初步拟定改革要点45大项,细化分解为164小项。严格落实了县领导分工负责制,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每人结合分管领域确定1—2项重点突破的改革事项。特别是大力推动农村“三变”试点改革,总结推行了10条措施,每个乡镇选择3—4个合作总社开展改革试点,统筹推进“三变”改革与金融创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脱贫攻坚等工作,进一步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大讨论,开拓创新的局面正在形成。围绕脱贫攻坚,形成了构建两个支撑、提升三个保障、推进四大工程、抓好五项改革、完善六项机制的“23456”思路,特别是在产业扶贫方面确立了“222+N”产业增收思路,有力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围绕转型发展,合理调整土地规划,有效破解了项目建设用地难题;利用PPP等新型投融资模式,发挥政银企合作服务优势,有效解决了项目资金困难;不断打造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平台,成立了兴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启动了开发区科技孵化基地建设项目。结合开发区产业定位,从中润公司和西山晋兴公司选聘熟悉铝产业和煤炭产业的高级管理人员2名,并与太原理工大学对接选聘1名能源和经济专业的高级管理人才。召开了转型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全县固定资产投资项目45个,开复工43个;总投资152.83亿元,完成投资66.67亿元。县党政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激发出体制机制活力。通过大讨论,全县上下创新意识得到了加强,开拓创新的局面正在形成。

通过大讨论,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着力把开发区打造成为全县改革创新的桥头堡、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先行先试的试验田,推动兴县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开放。围绕开发区产业定位,开展定向精准招商,先后签约10多个项目,总投资额50多亿元,预计6月份可落地2-3个签约项目;积极对接河津、永济铝材深加工企业,与4户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开展全域大招商,与山西医药集团签署了中药材产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山西浪淘沙设计有限公司初步达成了打造蔡家崖4A级景区的合作意向,与天津亿联集团签署了建设商贸物流园的合作意向,与山西中洁巨风能源有限公司签订了开发新能源产业的合作协议。同时,各级各部门主动推介自我、积极与外界打交道的意识明显增强,高家村镇举办了黑峪口黄河古渡首届民俗文化旅游节,东会乡举办了“茶山绿了”首届文化旅游节,进一步打造旅游品牌,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

通过大讨论,推动发展的能力得到提高。在大讨论中,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认识到,必须坚决摒弃离了矿产资源就不会谋发展的习惯,牢牢把握市场化改革方向,主动研究市场,积极探索培育转型升级路径,打开发展新途径。围绕打造全省铝工业基地,积极推进中铝华润一期50万吨电解铝项目达产达效,同步推进二期50万吨电解铝项目建设,中润公司50万吨合金铝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准备工作,赵家塔铁路集运站项目近期可开工建设。以打造“六最营商”环境为目标,积极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和并联审批。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开发区外项目通过县政务大厅实行一站式审批,开发区网上审批系统已接入省政务服务系统,具备了“一套材料、一表登记、一窗受理、办证最多跑一次腿”的条件。开展了“前期手续集中办理月”“进工地、到一线、解难题”等专题活动,实行了县四大班子领导和县直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双包联”制度,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审批零梗塞、服务零距离、建设零干扰”。一季度,全县财政总收入16.5亿元,增长14.3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9亿元,增长15.54%,实现了开门红。通过大讨论,越来越多的干部运用市场理念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兴县转型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

通过大讨论,对标一流的氛围日益浓厚。县委、县政府主动对标一流,各级各部门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勇于自我革命,对标一流查问题不足、促思想觉醒、助工作提升。3月15日,组织召开乡镇、县直单位对标一流述职评议会,17个乡镇、10个县直单位进行了大会述职,15个县直单位进行了书面述职,其余单位分别向分管县领导进行了述职评议。坚持走出去对标一流找差距,3月29日组织乡镇主要负责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就人居环境、扶贫产业发展到太原市阳曲县进行学习考察。4月20日,县人大组织65名人大代表,就提升党性修养、加强红色革命传统教育等赴湖南大学进行了培训学习。4月25日,组织县文化和旅游局、县爱卫办负责人,就农村户厕改造和乡村旅游工作赴晋城市陵川县实地考察学习。4月26日,组织乡镇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40余人,就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赴成都进行了考察学习。5月5日,县政协组织67名政协委员,就政协委员履职能力提升、乡村振兴等赴厦门大学进行了学习培训。通过组织干部大批量走出去学习考察,开阔了眼界视野,树起了学习标杆,提升了工作能力,在全县营造了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

通过大讨论,担当作为的精神极大提振。大讨论中,兴县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注重从思想引领、组织生活、标杆带动、纪律约束、政策激励等方面,引导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奋发有为。认真组织民主生活会和专题组织生活会,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主动查找问题、从严整改落实,610个党支部均按要求完成了专题组织生活会,党员干部普遍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内政治生活洗礼。召开兴县2019年度目标管理工作大会,确定优秀乡镇5个、优秀单位28个、优秀个人206位,乡镇被评为“优秀”等次的,按人均5000元的标准核发奖金,县直单位被评为优秀等次的,按人均4000元的标准核发奖金。牢记习总书记嘱托,把吕梁精神用在当今时代,围绕脱贫攻坚、转型发展、生态建设等重点工作,推选市级担当作为干部4名,拟推选县级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优秀干部100名,推荐省“三晋英才”6名。严格落实“131”工作推进机制,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县级领导干部带头落实一周至少两天一线工作法,带动全县各级干部敢于扛事、愿意做事、能干成事。创新目标管理机制,实行科级干部平时考核制度,推动考核工作从“事后看结果”向“事中抓落实”转变,切实发挥考核“指挥棒”“风向标”作用,推进建设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干部队伍。全县党员干部进一步焕发出担在关键、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精气神。 (张明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