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凝聚起感恩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 本报评论员

日历再次掀到了这一页:6月21日。

特殊的时间节点,厚重而难忘的记忆被重新勾起。

2017年6月21日,一个热情如火、活力四射的美好时节,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吕梁,踏上了这块被吕梁精神浸润的红色土地。

瞻仰革命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看望老红军,一起回忆峥嵘岁月;与乡亲们亲切交谈,共话小康;听取精准扶贫汇报,擘画发展蓝图……一个个激动人心的画面,牢牢定格在388万吕梁干部群众的脑海里,仿佛就在昨天。

“把伟大的吕梁精神用在当今时代,继续为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殷切希望,深深地镌刻进吕梁的发展历史里,激励着广大干部群众昂扬前行,必将永远在吕梁大地落地生根、光大延绵。

前行之路,豁然开朗。牢记嘱托,高举旗帜,吕梁迈上新征程。

两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吕梁、视察山西重要指示精神鼓舞下,吕梁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感恩奋进,砥砺前行,以高度的担当和坚定的决心,扎实抓好省委对吕梁提出的“四项重大要求”,深入实施“十大举措”,全面推进“三大攻坚战”,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市上下学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思想的大格局全面形成,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提了起来,脱贫攻坚连战连胜,经济发展迈入转型轨道,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发展动能加速转换,三年蓝天保卫战初战告捷,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全市经济增长由“疲”转“兴”,转型局面全面拓展,小康步伐坚定有力,呈现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生动局面。

这是一份精彩的“吕梁答卷”,书写着吕梁儿女共同的自信。两年的成就,充分表明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吕梁、视察山西的重要指示为我们干事创业提供了无穷无尽的精神力量,提供了鲜明清晰的发展指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两年的成就,同样表明只要上下一心、团结奋斗,撸起袖子加油干,踏踏实实抓落实,美好的蓝图一定会变为现实。

有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总书记视察吕梁重要指示精神这支“如椽巨笔”,我们就得有“捉笔答题”的自信,就必须把新时代的“吕梁答卷”答得更加精准、更加精彩。这是总书记的重托,也是吕梁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吕梁儿女追求幸福生活的热切渴望。

当前的吕梁正处在发展方式转变、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关口,处在体制机制变革、发展活力积蓄的重要关口,处在优势充分释放、动力加快转化的重要关口,处在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同步小康的重要关口,随着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吕梁、视察山西重要指示精神的进一步贯彻落实,随着吕梁改革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吕梁的发展空间广阔,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我们必须始终牢记嘱托,全面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定发展共识,保持战略定力,积极担当作为,持续巩固拓展好吕梁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必须始终保持感恩奋进的前行动力。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吕梁的重要指示,给吕梁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带来了强大动力,是我们永远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全市上下必须心怀感恩、牢记嘱托,立足当前、面向未来, 自觉从指示精神中获取思想、凝聚力量、增强自信,自觉用指示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吕梁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吕梁大地深入人心、落地扎根。

必须始终保持转型发展的战略定力。发展不足一直是吕梁的主要矛盾,质量不高仍然是发展的最大短板,我们必须紧紧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坚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不动摇,保持转型定力,科学制定契合吕梁发展实际的转型《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科学谋划、狠抓落实,坚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两手抓,推动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全面形成转型发展大格局。

要始终保持改革创新的奋进姿态。思想认识、发展理念必须落到实处才会保持生命力。无论是深度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用新理念引领新发展,还是推进经济转型、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能源革命、民生保障、生态建设等具体工作,都要坚持“发展相对滞后,但改革决不能落后”的理念,坚持以创新激发动力活力,持续实施“大改革”战略举措,全力打造吕梁的新优势新动力,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改革创新带来的新形象新变化。

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作风状态。做好吕梁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对吕梁的重要指示精神,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放松,层层压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以永远在路上的决心,保持正风肃纪反腐高压态势,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全面加强“三基”建设,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打造“六最”营商环境,将构建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的成果转化为吕梁转型发展的强劲动力。

牢记深切嘱托,回应殷切期待,吕梁全力以赴、蓄势待发。只要我们牢记使命、感恩奋进,沿着伟大的道路,向着宏伟的目标,把伟大的吕梁精神用在当今时代,改革创新,锐意进取,苦干实干带头干,就一定能够谱写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吕梁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