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县域·孝义

孝义:红色文化述初心

□ 文/李波 图/ 赵泉 武斌

传承红色基因,重温入党誓词

孝义市首个统一战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马佩勋事迹展馆挂牌成立

党员干部在建党第一址重温入党誓词

市民在仁义村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展馆参观

仁义村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党史镜鉴主题展馆”

孝义县委诞生地

邓小平驻地纪念馆

兑镇镇石践村抗日模范村纪念馆“报国亭”

孝义县人民政府首驻地纪念馆

孝义市梧桐镇仁坊村霍家大院,一座始建于清末道光年间的三进式四合院——中国共产党孝义建党第一址,经过岁月的洗礼、战争的摧残,一砖一瓦都记录了孝义人民革命的记忆!6月25日,正值该市党员活动日,各单位党支部自觉站成整齐的队伍,举起右手,在党旗下接受心灵的净化和洗礼,重温入党时的决心和理想。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8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重温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成为了当下新的旅游热点。在孝义,建党第一址、抗日模范村纪念馆、人民政府首驻地、邓小平驻地纪念馆、县委诞生地、马佩勋事迹展馆、仁义村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等红色文化之地比比皆是,他们见证了如火如荼的革命历史,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不朽篇章,勾勒一座光荣之城的“红色带宽”。

A 红色文化传播深入人心

张睿先生带着一家人来到阳泉曲镇碾头村马佩勋事迹展馆,他一边参观,一边给刚参加完中考的儿子讲解马佩勋的生平事迹,通过现场实地走访,让儿子重温革命烽火岁月,学习马佩勋不怕牺牲,勇于进取的精神。张先生寓学于游、寓教于乐的理念被许多家长认同,利用假期带孩子到红色景点游览成为不少家长的选择。

马佩勋早在土地革命时期就参加红军晋西游击队,是孝义第一位红军战士。先后追随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南征北战,为发展壮大人民武装、开辟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做出了巨大贡献。抗战时期,长期在太行山、吕梁山区组织领导开展武装斗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为党的工运、司法、政协、统战事业做了大量工作,是从孝义走出去的优秀共产党员代表。

杜村乡东小景村,村东有一处庄严、清俊的建筑蔚为壮观、引人入胜,这里就是“孝义县人民政府首驻地”及其展览馆所在地。1945年9月18日抗战胜利后,新任命的中共孝义县委、孝义县人民政府从太岳根据地的杭村率领36名地方干部及县属武装返回孝义,进驻解放了的四区东小景村。这里是东小景村民武高义的院落,政府进驻后,除房东和库房外,另外8间窑洞分别为孝义县委、县政府领导及县政府所属财政科、教育科、公安局、司法科、交通站和贸易公司的办公室。目前,孝义县民主政府首驻地为村民武正树民宅,旧貌尚好,临街处有集体化时期大队盖得电磨坊。

B 不能忘却的纪念可歌可泣

“抗日模范村纪念馆”位于孝义市兑镇镇石践村(原石像村),全村90余户人家,108人坚决抗战,用热血和生命铸就不朽丰碑。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的炮火逼近吕梁山,八路军抗日工作队深入石像村组织抗日游击队,八路军119师补充团也进驻石像村,小小石像村掀起了空前的抗日高潮。全村大会制定的口号是:“出人出力出钱出物石像人与抗日共存;打寇打鬼打奸打特石像村与国土共在。”

当时石像村仅有90余户人家,青壮年不足百人,却有108人参加了八路军、游击队、牺盟工作队等抗日部队和单位。因此形成了各户皆抗属无人不抗日的局面。“前方好男儿为民族流血,后方好乡亲为前方输血,”这也是石像村人的豪言壮语。1938年到1940年期间,全村共捐粮3600担、土布2000余尺、银元1800块、白银2500两、15匹驮骡、20多头毛驴、3辆铁轮车。有人把盖房子用的木料都拿出来,做了救护伤员的担架。村里的妇救会在冯全英的组织发动下,夜以继日赶做军鞋、军衣、军被,源源不断送往前线。

1941年,阎锡山在山西策动了“晋西事变”,残酷迫害牺盟会和新四军,抗日有功的石像村被视为眼中钉,称为“叛军村”。他们对抗战亲属实行非人的折磨,抗属冯衮、冯辅、冯芝梅、冯丕贞、冯芝贤、冯根元、冯元厮等被捕后受到酷刑拷打;又将宣传抗日的文艺战士冯松的父亲冯俨逮捕,整夜拷打,冯俨宁死不屈被阎军杀死于兑九峪河滩。郝根元因多次给抗日政府运送弹药,也被他们用石头活活砸死。尽管如此残酷镇压,石像村人没有一人屈服,仍一如既往地支持共产党和抗日部队,直到胜利。

C 珍贵藏品再现峥嵘岁月

慢慢地,推开厚重的大门;轻轻地,与历史在此交融。孝义建党第一址这座三进式四合院,总建筑面积1198平方米,共9孔窑洞28间房屋。经修复较好保留了建立党组织时期的历史原貌。

修缮后的展馆分为火种在平静中孕育、孝河风波从此起、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前进的步伐永不停四部分,以丰富的文物、翔实的资料、多样的表现方式,完整生动地再现了孝义党组织的光辉历史和革命精神,为该市党组织的发展注入精神源泉。

这里留存了大量有关宅子主人霍文新等革命志士孕育革命火种、传播革命精神的历史图片、文字说明、实物等资料,生动再现了孝义建党成就史和革命斗争史的壮丽画卷,留给世人一大批宝贵的历史文物和红色文化资源。

高阳镇仁义村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党史镜鉴主题展馆”,以党的一大到十九大辉煌成就为主线,以党史三大阶段、十三个时期发生的大事为节点,展示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红船起航一路走来的历程和取得的成就,此展馆将被打造成党员干部的培训基地。“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展馆共设六个展厅:伟人渊源、光辉历程、绝代风华、经典传奇、旷世奇人、红色传承。各展厅紧密衔接,一脉相承。全面展示了新中国建国史、党史、孝义党建和文化历史,弘扬红色文化。展出各类形状、材质的毛泽东像章15万余枚,其他塑像语录籍、画像等老物件一万余件。以真实的历史图片和文字布展,再现伟人毛泽东风采,铭记红色历程,传承红色基因。

D “走心”故事铸“魂”红色旅游

下堡镇下堡村有一处被高大院墙围得严严实实的农家院落,这里是林家大院,也就是邓小平驻地纪念馆。

在这里,虽不是硝烟弥漫的战场核心,但却是开辟晋西根据地的后方指挥部。邓小平一到下堡,便部署开辟晋西革命的四项工作。首先宣传、动员、组织群众,建立基层群众抗日组织战地委员会等,推动地方抗日工作;其次是动员青年参加八路军,指导决死队不断发展壮大,并秘密发展党员,帮助地方建党、建政,带动全民参战。最后动员各阶层人民有钱出钱、有粮出粮、有枪出枪、有力出力,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同时,邓小平还从八路军总部抽调干部组建了“八路军晋西游击队”,这是孝义县第一支地方抗日武装,也是邓小平开辟晋西根据地最核心的工作。

在离邓小平驻地纪念馆西面两百余米处的关帝庙,是中共孝义县委诞生地。邓小平率领八路军总政治部在孝义下堡虽然仅仅驻扎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但是他们把革命的火种带到了这里,并在晋西地区尤其是孝义县形成燎原之势,为地方抗日救亡取得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段红色记忆将永驻孝义人民心间!

这些革命文物,承载着革命先辈们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承载着他们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的革命传统、革命精神。保护好、利用好这些革命文物,宣传好、弘扬好这些精神遗产,对于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孝义掀起学习高潮,红色基因激发着广大党员干部的干事创业激情。每一个红色旅游景点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底蕴、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给予年轻人正确引导,帮助其树立正确价值观。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热血不会消亡,记忆不会被遗忘。为了让“红色文化”看得见、摸得着、带得走、记得住,孝义市通过旅游串起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红色旅游的意义早已超过了旅游本身——红色旅游,精神是魂。通过对革命历史的挖掘、对景区的开发、对产业的培育,孝义注重让红色旅游承担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充分发挥红色旅游教育功能、精神传承功能,从根本上提升了红色旅游品牌的竞争力与影响力,为广大市民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