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政教专刊

党建引领产业兴

——兴县东会乡寨上村创建“五个好”村党支部工作纪实

寨上村整洁靓丽的村容村貌

□ 马志伟

“人心凝聚了、产业发展了、环境变美了”,这是兴县东会乡寨上村的真实写照。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近年来,寨上村紧紧扭住党建引领不放松,以产业发展壮大、鼓起老百姓腰包来提升获得感,以环境整治提升老百姓幸福感。

抓三基,提素质,促落实

寨上村从党建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在县委组织部的支持下,投资50余万元对村“两委”办公场所和村级活动场所进行了提质改造。建成了功能齐全的党员活动室、便民服务大厅、计生服务室、文体室、图书室、矛盾纠纷调解室,实现村级组织基础完备的目标。

在强化“硬件”的同时,该村党支部立足实际,多措并举,解决党员学历偏低、素质不高的问题。一是坚持每月定期学习制度,党支部每月定期组织开展学习活动,通过片长讲学、书记领学、扶贫工作队辅导、观看专题片等形式多样的讲学方式,提升党员素质。二是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平台的功能,制定学习计划,由专人负责学习平台每日的运行。三是开展考核评比,每月进行评比,激发党员学习动力。通过学习,使党员对党的基本理论、脱贫攻坚相关政策知晓度大幅提高,为开展工作储备了基础知识。

该村“两委”班子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先后制订了首问负责制、党员干部“十不准”等多项制度,对违反规定的干部及时给予批评指正,对屡教不改的及时撤换,决不姑息迁就,真正做到令行禁止。多年来,寨上村干群关系和谐融洽,村党支部也成为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坚强堡垒,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环境整治,党员干部总是冲在前面,村民也紧紧跟着党支部,各项工作名列前茅。

明思路,强产业,谋长远

如何把寨上村发展起来,成为该村“两委”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组织了专题学习和多次外出考察,确定了“林牧富民,旅游兴村”的发展思路。围绕这一思路,通过学习技术、发动群众、组建合作社,寨上村建起了以苗木种植、销售、绿化为基础的800余亩产业基地,近三年来承揽了五项造林绿化工程,创造产值达到600余万元,帮助苗木种植户销售各类苗木150多万株,实现劳务收入90多万元。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解决了村里闲散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在拓展苗木市场的同时,对接精准扶贫,落实农村“三变”改革,吸纳全村贫困户组建了兴县寨上村经济合作总社。在与村民一户一户座谈,了解发展意愿的基础上,整合扶贫资金,村里上马了黄牛养殖项目。目前黄牛已由原有的23头发展到61头,2018年仅出栏黄牛销售收入达7万元,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此外,还完成了2个鱼塘的征地,目前正在规划发展养鱼农家乐项目,力求在未来五年将寨上村打造成农业、畜牧、旅游为一体的特色农村。

补短板,优环境,树新风

在抓好产业的同时,寨上村坚持把群众的获得感放在首位,努力补齐短板。铺开寨上村地质灾害移民工程,使18户农民远离地质灾害的危险。开展了环境整治工程,硬化水泥广场2000平方米,通道绿化植树10000余株,实施了垃圾集中清运,极大改善了村庄的环境卫生状况。制定了村规民约,严格实行文明户评选机制,每年大规模表彰文明户,通过正确引导,促进村里风气的改变。建设并运行了便民服务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开展了村级业务代办工作,有效补齐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中的短板,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认可。

下一步,该村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改革创新,奋发进取,将寨上村真正建设成为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