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乡村振兴

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临县东王家沟村创新推出“你养我的鸡,我收你的蛋”帮扶模式,让贫困群众参与到乌鸡养殖中,有活干有钱赚——

母鸡下蛋咯咯叫 农户捡蛋呵呵笑

□ 本报记者 冯海砚

图为东王家沟村农户正在喂鸡。 高海瑞 摄

养鸡在农村不算新鲜事,但是养乌鸡听起来就有点稀奇。而且有人免费为农户提供鸡苗,还上门高价回收鸡蛋,这样的事不能不说新鲜。

这样的新鲜事发生在临县三交镇东王家沟村。

7月13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东王家沟村贫困户王富照家。一进大门,一排篱笆把少半个院子围了一圈,靠墙的一间小平房里不时有鸡出入,二十多只鸡咯咯咯地叫着,有的左摇右晃在觅食,有的则在背阴的地方躲太阳。屋里,王富照正躺在炕上看电视剧。听见有人进来,他吃力地坐了起来,顺着炕角边到了地上,慢悠悠地走到窗前。

听说是来采访养殖乌鸡的事情,王富照提起了精神。

“坐吧,坐下来慢慢聊。”

“不能坐,坐下来再要站起来可是费劲咧!”

2003年,王富照检查出“软骨病”,四肢乏力,下体肌肉开始慢慢萎缩,丧失了基本的劳动能力。这几年家里开支主要靠亲戚朋友接济和政府给的低保金。

去年,村里号召大家养殖乌鸡,王富照从村委会领回了20多只鸡苗,现在已经看到了“回头钱”。“今年收入有4000多元。现在的乌鸡蛋价格是一斤26元,一颗蛋的平均价格在2元到2.5元之间。”王富照告诉记者,“现在有十多个鸡可以正常下蛋,每天下蛋在15个左右。”

这样算来,王富照每天至少可以进账30元。一个月下来保底收入八九百元不是问题。

东王家沟村山山相连,进村的路歪歪扭扭别在了山沟里,村子则嵌在山圪梁上。村里不缺水、不缺地,可祖祖辈辈就是没能走出贫穷的死胡同。

日子没指望,年轻人选择走出大山。村里留下来的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和像王富照一样的病残人。留下来的一部分人安于现状,似乎每天吃饱喝足就很满足,要是能再争取个低保名额,或者申请点政府补助,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他们不愿意想太多。

王富照却想过。他想着攒点钱给今年26岁的儿子娶媳妇用,他不想因为自己的病让还没有成家的儿子过早就背上债。

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有些人就是习惯“等靠要”,脱贫心劲不高,主要原因还是致富的信心不足或者本身缺乏脱贫致富的能力。

如何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能力,让脱贫心劲高起来?

东王家沟村选择发展传统养鸡产业,一来养鸡在农村几乎人人都会,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二来养鸡来钱快,上半年养下半年收,一年内就可以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

东王家沟村“两委”班子的想法和村里在外奋斗多年的一建筑行业企业家的想法不谋而合。通过精心对接和沟通,企业家自愿出资为村里投入乌鸡鸡苗,而且等鸡产蛋时再上门高价把鸡蛋回收。东王家沟村这种“你养我的鸡,我收你的蛋”的帮扶模式,带动了全村贫困群众的脱贫干劲。

“刚开始大部分群众都在观望,觉得不好养,怕投资。”东王家沟村村委会主任王缠照至今还记得第一批鸡苗下发时的场景。“很难发出去,有的人根本不接受,愿意试着养的也不愿意多养。”

从鸡下蛋到企业上门收蛋,看着养鸡的人有了收入,没有养鸡的人也动起了养鸡的念头,追着赶着找王缠照要鸡苗。王缠照介绍,从去年五月份到现在,村里已经发出鸡苗6000只,有六七十户贫困群众参与乌鸡养殖,群众养鸡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而且有好几家正在考虑扩大养殖规模。王缠照给记者算了一笔账:6000只鸡,下蛋的有3000只左右,一只鸡一个月下15颗鸡蛋,一颗鸡蛋按保守价2元算,村里群众一个月的总收入在90000元,一年下来在上百万。

吃过午饭,记者来到村民张玉萍家。张玉萍安顿好了鸡正打算下地。当天下午她准备把企业免费提供的有机肥追到玉米地里。“前几天刚下过雨,企业为我们免费提供的有机肥营养足得很,赶紧追下去,让庄稼好长个。”张玉萍是黑龙江佳木斯人,嫁过来的时候丈夫家里穷得叮当响,连住的地方也没有,只好把羊圈拾掇出来住。“现在比以前强好多了,但是老公有病,儿子还没成家,家里的负担还很重。”

张玉萍说自己受了一辈子苦,这下在乌鸡身上看到了希望。她坚信养鸡能让一大家子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以前觉得日子没盼头,现在有活儿干,自己动起来就有钱赚,心里别提多舒坦。”

晌午过后,大部分人下地去了,村子安静了许多。而村内不时传出的鸡叫声却格外的响!